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老式修鞋攤一擺就是二十年 終將成為一道城市記憶
2017-01-08 09:51:56 來源:大鵬新聞網-牡丹江晨報  作者:顏鵬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過去,人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穿衣穿鞋,興的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再三年』。自己家縫補衣服總還容易,可是修補鞋子,則頗有技術含量。街頭巷尾,總是有那麼一兩個修鞋匠,承包了一個片區居民修鞋的活兒。一臺傳統的手搖補鞋機,各式各樣的皮塊,再加上一些零零碎碎的物件,從事這一行當二十年的陳海濤這間臨街修鞋小鋪的存在,已是城區中屈指可數的幾家修鞋鋪了。說起菜園街上修鞋的陳師傅,附近的不少居民都會豎起大拇指。陳師傅在街道裡可算小有名氣,有個啥小修小補,過來說一聲,稍等片刻就搞定,不僅價格實惠,活也牢靠。1月4日,記者走近陳海濤,了解他的人生故事。

   從修鞋攤到修鞋店

  1月4日上午9點,記者來到菜園街,向周邊的居民一打聽,便找到了陳師傅的修鞋店。今年51歲的陳師傅就坐在凳子上,身上圍著圍裙,面前放著鐵錘、老虎鉗、扳手、銼刀和剪刀等修理工具,右手邊放著修鞋機器,左手邊堆著一些新進的修鞋材料和拉鏈,以及一些修理過和待修的鞋子。陳師傅熟練地擺弄著修鞋機,雙手的手指和手掌是黑色的,長著繭,手指略微變形。

  『鄰居們都叫我老陳,你可別小看這個工具箱,當年可是花了200元錢買的呢!』老陳回憶,1994年,他和愛人從老家雙城來到牡丹江務工。老陳先是到牡丹江市的一家磚廠上班搬磚,後因身體原因,乾不了重活,纔走上修鞋的行業。

  1996年,老陳從磚廠出來准備自謀生路,那時的他在江南下乜河村看到一位修鞋老師傅修鞋,便打算向老師傅學習技藝,但老師傅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沒有將手藝教給他。無奈之下,老陳只能偷偷看,然後自己回家找舊鞋鑽研。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鑽研,老陳終於掌握了修鞋的手藝。

  也許是老陳與修鞋這個行業有緣,學會修鞋後,他打聽到,在菜園街上一位南方修鞋匠打算回老家,於是,老陳便花了200元錢從這位南方人手中將工具箱買下,便開始了自己的修鞋生涯。

  修行在個人,起初,老陳在菜園街擺攤修鞋,只要不是大雨、大雪天,老陳每天都會准時准點出攤。夏天一般從早上7點乾到傍晚5點,冬天,出攤略遲一點,大約7點半。他一邊修一邊琢磨怎麼纔能把鞋修得更美觀更牢固。老陳的認真努力,贏得了周邊居民的信任,漸漸地,越來越多的人來到老陳的修鞋攤修鞋。近兩年,按照市裡的相關要求,菜園街上不允許擺攤,需要進入屋內經營,老陳又租了街上的一家店面繼續修鞋。算上擺攤的日子,老陳進入修鞋的行業已經有二十年了。從最初的純擺攤補鞋,到如今的補鞋、打扣修拉鏈,這些活兒對老陳來說都是信手拈來,在他嫻熟的動作和說話都不抬頭的專注裡,能讓人強烈感受到20年來歲月的積淀。

   人好手藝好,老顧客多

  『老陳,幫忙看看這鞋還能修不?』采訪中,一位中年人進入店內,將手中的一雙鞋交給陳師傅。『兩只鞋後跟右側磨損厲害,需要墊一點膠皮。』說完,老陳便熟練地從工具箱中找出工具,銼鞋跟、涂膠水、墊膠皮、釘鞋釘、割膠皮、打磨……專注的神情讓他的眉間出現一道很深的『川』字紋,一雙布滿老繭的雙手,不停地忙碌著,動作嫻熟而不乏細致。修好後,中年人接過鞋子,試了下走了幾步,滿意地對老陳說:『還是老陳你厲害。』而費了這麼多功夫修完一雙鞋,老陳卻只收了5元錢。

  送走了這名顧客,老陳又跟記者聊了起來。『我修鞋用的都是老的技法,現在市裡已經很少見了。』這幾年,老陳的愛人也學起了修鞋,現在就算是中午吃飯,夫妻倆也都輪流來修鞋。『總得有一個人在店裡,也是為了方便居民。』說話間,店裡又進來兩名顧客。『現在修鞋子的手藝人越來越少了,修得好的就更少了,可陳師傅堅守這麼多年,不僅手藝好,價格也很實惠。』王先生是老顧客了,家住菜園街。他告訴記者,家裡從大人到小孩,壞了的鞋子,都是老陳修好的。小李也是老顧客了,他說,『有好幾次,我把開膠的鞋子拿來修,老人覺得是小問題,不肯收錢。』

   老式修鞋 終將會成為一道記憶

  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店裡除了修鞋的工具之外,還有10只種類不盡相同的鳥,『你看這只八哥,心情好時還能跟你說話問好呢!』老陳說,平時閑暇下來,他就到花鳥魚市場逛逛。這些鳥都是他沒事到市場溜達閑逛時買的,有的都養十年了。

  『這釘鞋掌,可是修鞋匠們最拿手的活兒。因為人穿鞋大多著力點在腳後跟兒,鞋底兒後外側,最容易磨損。原來,人們都在鞋後跟稍有磨損後就補修,修補辦法就是釘鞋掌。所謂「鞋掌」,就是把約半公分厚的舊汽車輪胎,剪一塊釘在鞋底前後。鞋掌釘好後,因釘上的膠皮周圍都大出鞋底兒,必須進行修整,將其斜放在膝蓋上,用片刀把周圍多餘部分片去,再用銼刀或是機器磨平,讓鞋掌與鞋底兒平整如一,方算完工。』采訪的最後,老陳感嘆,『現在人日子過得都舒坦,鞋不等穿壞就扔了,來修鞋的人很少了。過去,還時興給皮鞋跟釘個鐵鞋掌,不僅耐磨,還能多穿幾年,走起路來「嗒嗒」響。現在,哪還有人釘鞋掌。』說著,老陳又低頭一手拿著鞋,一手拿著銼,繼續為顧客修起了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