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履職盡責詮釋責任 奮發有為回應期望──省政協2016年工作綜述
2017-01-14 16:39: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袁德山 莊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履職盡責詮釋責任 奮發有為回應期望

──省政協2016年工作綜述

  東北網1月14日訊(袁德山 記者 莊園)2016年是龍江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十三五』良好開局,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兩次對我省發展發表重要講話,為龍江全面振興把脈會診、指明方向。

  翻開2016年省政協履職記錄,映入眼簾的是32項協商議政成果、26份專題調研視察報告、93件社情民意信息、620件委員提案……

  許多建議成為黨委決策依據,成為政府工作思路,被納入《黑龍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剛要》、《黑龍江省體育改革發展『十三五』規劃》和《黑龍江冰雪體育發展規劃》等中長期發展規劃……

  這些履職成果無不印記著700多名省政協委員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履職為民的生動實踐,見證了省政協和廣大政協委員在聚焦全省中心工作履行職能,推進政協協商民主進程的責任和擔當。

  在過去的一年裡,省政協在黑龍江省委的領導下,把習近平總書記對黑龍江的兩次重要講話要求貫徹落實到履行政協職能的各項具體工作中,圍繞推進『五大規劃』、發展『十大重點產業』的戰略實施和『龍江絲路帶』建設,積極組織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政協委員履職盡責,為奮力開創龍江發展新局面作出了積極貢獻。

  聚焦發展瓶頸 圍繞轉方式調結構建言獻策

  這一年,把協助黨委政府破解制約我省經濟發展瓶頸作為協商議政的重要議題。

  圍繞老工業基地振興和工業轉型昇級建諍言。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提出的『堅持把轉方式調結構作為振興發展的重中之重』的指示,做好改造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三篇大文章,省政協把轉方式調結構作為2016年協商議政的重要課題,由經濟委員會、科教文衛體委員會、臺港澳僑聯絡和外事委員會、研究室組成調研組就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和工業轉型昇級問題開展專題調研,同時就醫藥工業、石墨產業、食品工業、裝備制造業轉型昇級等4個相關問題開展調查研究。歷時三個多月的深入調查,經過有關專家學者的反復研究論證,在立足我省實際和借鑒發達省區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關於『我省工業轉型昇級問題』專題調研的綜合情況報告》和醫藥、石墨、玉米和乳制品、裝備制造四個專題調研報告。以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和工業轉型昇級為議題召開十一屆十四次常委會議,討論通過了調研報告,提出了增強市場意識、激活市場主體、完善市場體系、優化市場環境、實施創新驅動、扶持新興產業、轉變政府職能等方面意見建議。調研報告得到省委書記王憲魁同志和省委副書記、省長陸昊同志的批示,有10項建議被省政府采納,省科技廳、工信委等11個部門就建議落實情況專門回復。積極配合參與全國政協『東北三省工業轉型昇級』專題調研,就我省裝備制造、石化工業、煤炭森工以及民營經濟、新興產業、金融人纔等情況開展專題調研。在去年7月全國政協召開的『東北三省工業轉型昇級問題』專題協商會上,省政協主席杜宇新就促進黑龍江食品工業發展問題作了大會發言,為爭取國家支持產生了積極影響。

  圍繞發展實體經濟獻良策。針對實體經濟發展問題,就企業融資難、民營經濟弱化等問題開展專題調研,提出了發展產業投資基金、工業信托、融資租賃等金融業態,創新實體經濟融資方式;強化金融服務、制定差別化金融政策、為民營企業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等建議,一些建議得到采納。

  圍繞發展新興產業出實招。著眼發展區域特色產業,就體育、旅游、文化、醫養、特色藥材等新興產業開展專題調研,提出了建立高層議事機制、加強科學引導、完善扶持政策;加強技術創新、業態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平臺載體創新和制度創新,加快實現經濟發展模式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知識和創新驅動轉型;發揮地域優勢、創新醫養服務模式、打造北方夏季醫療養老集散地等建議,為省委省政府科學民主決策提供參考。

  緊扣現代農業建設 圍繞提昇農業基礎地位建言立論

  這一年,把推動發展現代農業作為履職之要。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振興發展的主要內容的指示,積極為推進現代農業建言獻策。

  為保護黑土地出謀劃策。酵素是一種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質和生物催化劑,一百年前源自德國,在農牧業生產試驗中『革命性』地實現了產量、質量同步提昇。2015年,我省在呼蘭、蘭西等9個縣區利用生物酵素開展了水稻、玉米等農作物的試驗示范,在增產、抗病、減肥、減輕藥害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效果。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提出的『要采取工程、農藝、生物等多種措施,調動農民積極性,共同把黑土地保護好、利用好』的指示,省政協與全國政協就運用生物酵素技術發展優質安全農產品情況在哈爾濱、牡丹江等地調研,提出的把發展生物酵素產業作為創新驅動發展、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突破口、積極爭取國家對我省生物酵素產業支持等建議,已呈報國家有關部委,為我省發展生物酵素產業爭取國家支持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為保護大米品牌獻計出力。響水大米、五常大米的品牌已蜚聲全國,而市場上以假亂真的現象卻是屢見不鮮。如何保護好我省大米的知名品牌,省政協極為關注。經過調查研究,就整合發展農業地理標志、強化品牌建設,提出了建立部門長效聯合工作機制、制定地理標志保護標准、建立地理標志資源數據庫、增加地理標志產品附加值等建議,為推動有關部門科學制定了『響水大米地理標識產品保護的產地條件及標准』,創立品牌、形成特色提出了真知灼見。

  為發展畜牧業建言立論。《關於加強草原保護和建設,促進我省現代畜牧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得到了省委副書記、省長陸昊同志的批示。省畜牧獸醫局會同有關部門,對調研報告提出的有關建議進行了認真研究,並形成了有關研究落實意見。報告中提出了改變『重糧輕牧』觀念;加強草原保護、發展草食畜牧業;支持青貯玉米、苜蓿種植和草原改良,推動種植業向糧經飼三元結構轉變等建議為制定出臺相關文件提供了依據,促成省畜牧局、省高法、省高檢、省公安廳、省司法廳、省國土廳、省政府法制辦七個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嚴厲打擊草原違法犯罪行為的指導意見》。就玉米加工業發展,提出了建設標准化專用品種和特色玉米種植基地、提昇玉米產業綜合效益的建議。就秸稈資源的綜合利用,提出了資源化利用、商品化收集、產業化增值的建議,對減少大氣污染,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發揮了積極作用。

  關注『龍江絲路帶』建設 圍繞打造對外開放新格局獻計出力

  這一年,把助力『龍江絲路帶』建設作為履職之責。

  組織部分委員、專家學者、相關部門和企業負責人,就推動我省哈歐哈俄班列運營發展情況進行調研,針對降低運營成本、創新服務方式和經營模式、擴展客戶客源等問題,提出了加強班列樞紐節點建設、設立綜合物流基地、拓展國際郵政業務、發展跨境電商、建立信息平臺、提供便捷通關服務等建議,得到省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省絲路帶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對采納建議情況專門作出回復。

  圍繞推進跨境基礎設施多點對接和互聯互通、加快黑瞎子島國際公路客運口岸建設、加大綏芬河綜合保稅區支持力度、支持黑河市跨境電商發展、做強黑龍江中俄教育交流與合作、提昇對俄投資合作層次水平等開展專題調研視察,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提出的一些建議得到國家相關部委和省直有關部門的采納。

  以『借助港澳優勢,助力黑龍江產業創新,促進我省工業轉型昇級,推動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節點地區經濟發展』為主題召開港澳委員珠海座談會,對有關合作項目簽訂了合作協議,還為推進我省老工業基地轉型昇級、推動龍江『一帶一路』建設提出了22條建議,報省委省政府。通過舉辦龍江絲路帶建設論壇、參加澳區委員聯誼會成立大會、拜訪港澳中聯辦、組織港澳委員境外園區視察、走訪外商投資企業、赴俄開展我省對俄合作中草藥項目考察、邊境口岸建設調查、加強與港澳地區聯系等方式,大力宣傳和推介我省振興發展的新形勢新舉措,進一步擴大了我省的影響力。

  推動綠色發展 圍繞生態文明建設議政建言

  這一年,把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履職之本。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要求,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如何把我省打造成『兩座金山銀山』主戰場,念好山水經,冰雪經,加快催生一批實體產業,省政協發揮人纔薈萃優勢,圍繞生態環境保護開展調查視察,積極建言立論。

  與吉林、內蒙古政協合作,組織部分委員和專家學者對大興安嶺南麓三省結合部生態經濟發展情況開展調研視察,向全國政協呈報加強區域濕地保護和生態建設的建議;就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對啟動三江連通工程以及超前應對可能出現的物種、水質、土壤質量、氣候等變化進行深入調研,提出了降低生態風險、遵循水文及河道走勢、建設沿線綠色走廊、綜合整治地下水超采等建議;就濕地旅游資源保護與利用,提出了遵循生態規律、加強科學規劃、挖掘環境價值,完善管理服務、建立法規體系、注重協調發展,加快系統恢復、明晰產權制度、普及宣傳教育等建議;就燃煤污染治理,提出了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提高非化石能源比例、嚴格燃煤質量管控、加快低質燃煤鍋爐改造、推進熱電聯產和集中供熱等建議;就草原保護和建設,提出了加強政策支持、提高草原精准管理水平、加強法規實施監督等意見,為省政府相關部門制定《關於嚴厲打擊草原違法犯罪行為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建議。為激發和培養廣大青年學生的環保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進一步推動我省生態文明建設,省政協與省教育廳、團省委共同舉辦了『資源有限,創意無限』第二屆大學生再生資源創意競賽,一件件利用再生資源創意設計而成的具有推廣前景和商業價值的實物或模型作品,充分體現了環保理念和循環經濟的生態之美,在全省高校大學生中進一步營造了創新和綠色發展理念。

  強化民主監督 圍繞營造優良發展環境履職盡責

  這一年,把優化發展環境作為加強民主監督的重要內容。

  環境就是生產力,抓環境就等於抓發展。眾所周知,政協的民主監督對於促進黨委決策的順利實施、政府工作的有效推進、公務人員的依法施政和提高公務效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省政協在全省政協系統以『優化發展環境,促進經濟發展』為主題開展調研,采取點面結合、上下聯動的方式,組織各級政協組織發揮民主監督職能,深入企業一線,助推各級黨委政府及時發現和解決發展環境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在梳理綜合各市地政協意見建議的基礎上,提出了強化主體責任、繼續簡政放權、健全服務機制、完善監管體系、加大扶持力度、優化引資環境等6個方面建議。省政府對此極為重視,專門召開常務會議,聽取專題匯報,並明確落實責任,要求相關部門及市地政府限期集中整治,逐項給予答復。省政協還走訪54家外資企業,集中反映了損害環境的9起事例,引起省委主要領導的重視,指示省政協組成調研組,再深入一步,拿出具體典型案例,由省委、省政府整治辦跟蹤依法依規查辦,向社會公開整改情況。為貫徹落實好省委省政府《關於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若乾意見》,省政協主席和各位副主席及各專門委員會分別聯系兩戶企業,就環境建設問題開展監督。同時,就創新大眾創業機制、減輕民營企業繳納養老保險負擔、建立企業個人信用體系等10餘項專題,開展了提案和立法協商。這些履職成果,對全省發展環境的改善,起到了促進作用。

  法制環境最能聚人聚財、最有利於發展。省政協為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開展依法管理宗教活動和宗教服務保障情況的視察;宗教活動場所治理情況的視察;少數民族地區扶貧情況的視察;開展《道路交通安全法實事條例》貫徹落實情況調研;圍繞防止電信、金融詐騙,召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金融領域非法集資詐騙座談會》;為《黑龍江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黑龍江食品安全條例》等地方性法規的修訂提出了修改意見。一些建議成為推動工作的思路和措施被相關部門采納。

  人文環境最能激發人氣、煥發斗志。省政協為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與廣西政協聯合舉辦『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書畫展;與省委宣傳部、省書畫院聯合舉辦書畫作品展;開展《四大名著》當代價值、哈爾賓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知識的專題講座;編輯出版《黑龍江音樂》文史資料,填補我省的空白,已被我省多所高校確定為音樂教材;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的調研;舉辦『金代書法藝術』研討會,並編輯出版《金代書法藝術專輯》,填補了我國金代書法研究的空白。

  輿論環境最能提高知名度、擴大社會影響力。在去年全國兩會期間,組織5位我省全國政協委員分別就黑土資源保護、創新誠信認證平臺保障『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煤炭資源轉型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糧食倉儲等問題,做客人民大會堂新華社兩會報道『直播間』現場采訪,利用國家最高的宣傳平臺,為龍江發展鼓與呼,營造輿論環境,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上昇國家戰略做出了積極貢獻。

  傾情民生改善 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建功立業

  這一年,把服務民生作為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民生問題是社會的晴雨表。省政協在工作中恪守履職為民情懷,堅持情為民所系、言為民所建、利為民所謀、力為民所出,用真情、動真心、下真功,在脫貧攻堅中展示作為。

  省委省政府把『脫貧攻堅』做為一號工程,省政協以此作為重點協商議題,十五次常委會議就脫貧攻堅問題開展了專題協商。會前,由農業和農村工作、社會和法制、民族和宗教三個委員會,組織部分委員、有關專家學者及政府有關部門分別圍繞精准扶貧、法治扶貧、少數民族扶貧問題開展三項專項調研。赴陝西、青海、西藏學習考察,與相關廳局進行了專題協商,從不同角度對議題進行研討並形成調研報告,為我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出了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議。《關於我省法治扶貧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領導的批示,一些意見得到省直有關部門的采納。《黑龍江信息》將省政協報送的《法治扶貧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建議》上報中央辦公廳信息工作部門,中央和省內多家媒體對黑龍江法治扶貧活動作了跟蹤報道。

  依托專門委員會選擇社會輿論熱點和民生重點問題,開展我省人口發展趨勢、貫徹道路交通安全法、緩解城區交通擁堵、打擊防范非法集資和電信金融詐騙、食品安全監管、禁毒戒毒、『失獨』家庭關懷等多項專題調研視察,一些建議為相關部門決策和開展工作發揮了重要的參考和推動作用。對省政協領導督辦的兒科醫生緊缺、治理校園暴力等10件群眾關注的提案進行跟蹤調查和視察,促進了相關問題的解決,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大反響。特別是對《關於加快我省特色藥材產業發展的建議》提案的調研,現場促成了省科學院與哈藥集團的合作,實現了研發與生產的有效對接。

  把組織機關乾部和委員開展扶貧救助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為使委員參與扶貧工作有渠道、有組織、有效率、有成效,成立了扶貧基金會。共計為泰來縣和平鎮建設村、塔子城鎮平安村、泰來縣第二小學的貧困小學生和江橋養護中心的老人送去了26萬元的助學金及價值約4.5萬元的生活物資,並邀請專業老師為貧困孩子們進行了心理健康諮詢,組織醫療專家開展義診,受到當地群眾的贊譽。

  廣大政協委員還以實際行動支持民生改善。截至目前,有34位港澳委員參與我省各類公益事業捐款5400多萬元人民幣。委員們參與脫貧攻堅和奉獻公益事業的實際行動在社會上產生了積極影響,不僅樹立了政協組織的良好形象,也展示了委員的時代風采。

  加強作風建設 著力提昇履職能力

  這一年,把加強作風建設作為提高履職能力的著力點。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提出的『堅持把改進乾部作風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保證』的要求,省政協把加強作風建設作為提高履職能力的重要抓手。強化理論學習,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不斷凝聚思想政治共識。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組織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政協委員深入學習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有關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習近平總書記對黑龍江省的兩次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緊緊圍繞省委中心工作履行職能,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省委各項要求,積極引導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理解認同支持省委決策部署,鞏固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形成的一些對龍江改革發展和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建議的理論成果,在中省直主流媒體刊發,逐步在實踐中得到采納和應用。

  組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按照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的要求,舉辦各種集體學習講座、在哈委員學習報告會、機關乾部培訓,以書文藝、書畫展、攝影展等形式熱情謳歌展示中國共產黨成立95年來的輝煌成就,激勵廣大政協委員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

  注重發揮共產黨員和領導乾部的表率作用,開展『評選』和『先評』、『四型機關』建設和『五個文明』進機關活動,觀看反腐倡廉教育宣傳片,開展換屆選舉中的反面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著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政協委員和機關乾部隊伍。組織開展『改進政協民主監督』專題研討,總結實踐經驗,探索履職方式。舉辦省情和歷史文化系列講座,開展政協工作創新獎評比表彰,持續打造『書香政協』,持續營造重視學習、鼓勵創新、倡導儉朴、積極務實的良好氛圍。

  同舟共濟揚風帆,乘風破浪萬裡航,肩負著時代重任和人民重托的我省廣大政協委員,將繼續以高度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勤勉履職,和衷共濟,為奮力開創黑龍江振興發展新局面貢獻智慧和力量,以履行職能的新業績迎接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和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艷

【專題】聚焦2017年黑龍江省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