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脈億網絡科技公司的創業者們。丁兆勇 攝
黑龍江日報1月17日訊 對於佳木斯市民程桂蘭來說,2016年是幸福的一年。因為她和兒子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家,不用再擠在30多平方米租住的陋室中。
2016年4月份,程桂蘭在社區的幫助下申請到了公租房,並順利抽到了松樺小區61.68平方米的房子,屋內雪白的牆壁,寬敞的房間,和已經安裝好了的廚房設備溫暖了程桂蘭的心。
程桂蘭僅僅是棚戶區改造中的一個受益者,今年,佳木斯開工改造棚戶區11778套、85.59萬平方米,佔省下達任務的101.46%,完成泥草房改造12761戶。
2016年初,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就確定了30件民生實事,這30件民生實事既細致入微貫穿百姓的生活,又與民生福祉如影相隨。一件件、一樁樁,匯聚民心,關乎大局。
鄭重的承諾,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來踐行。老百姓從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中,真切地體會到執政為民的深刻內涵。
2016年,64歲的李敏有病了就到家門口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打點滴,從家步行幾分鍾就能做檢查、取藥、接受保健服務,這對於她來說是省時、省力、省心的事。2016年,佳木斯穩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各縣(市)13家公立醫院已全部取消藥品加成,健康龍江行動深入開展,越來越多的市民感受到生活變化越來越快。
2016年,68歲的張明漢老人感到生活得十分幸福。他居住的小區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了,今年市裡花錢將小區整個進行了翻新,看著綠色的草坪、平整的路面、齊全的健身設施,老人說:『感謝佳木斯市委市政府,我們的小區已經髒亂了十多年,沒想到今年有人來管了,而且還建設得這麼好,生活在這裡我真的感到很幸福。』
今年佳木斯市物業辦全面組織了老舊樓房應急問題的普查工作,創新維修資金籌措思路,改變以往由政府全額投資進行維修改造的方式,采取從業主繳交的房屋維修資金中出資30%、政府補貼70%的共同分擔模式籌集改造資金,共計維修樓房411棟。
2016年脈億網絡科技公司總經理楊爽有著一翻頗為坎坷的經歷。公司開發的脈億APP首先遇到的是市場推廣問題,然後是資金問題,一度花光了自己200多萬積蓄的楊爽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這時候,佳木斯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突出抓好創業帶動就業和培訓轉移就業,加強對小微企業金融扶持的政策幫助了他。佳木斯大學生(青年)創業社區通過聯系基層社區、擴大宣傳、提供資金支持等多方面扶持,迅速幫脈億APP項目打通了營銷推廣渠道,使之在全市100多個社區裡得到全面推廣,不到一個月時間,APP項目用戶就突破了1萬人。
針對大學生創業創新遇到的資源對接不暢、資本不足、經營管理經驗缺乏等普遍存在的問題,以大學生『雙創』平臺為支橕,持續向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四眾』聚焦發力,從而為佳木斯大學生投身『雙創』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僅2016年前三個季度佳木斯大學生實現成功創業312人,創業帶動就業1186人。
2016年,僅前三個季度佳木斯就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4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07%以內。創業成功率達到4.92%,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06個百分點。
2016年,佳木斯民族政策進一步落實,制定了《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意見》,舉辦八岔赫哲族漁獵文化節和街津口赫哲族鄉『呼日堪』文化節,民族文化在有效保護的基礎上得到傳承與發展。
2016年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引進上海交大教育集團建設佳木斯現代教育示范園區,調整學校布局64所,改造農村薄弱學校32所;建設34個貧困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廣電無線數字工程全面鋪開,城鄉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昇。
2016年,佳木斯加大安全生產和食品安全檢查整治力度,被國務院食安辦批准為黑龍江省首批國家食品安全城創建試點城市。著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加大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完成造林綠化面積7.22萬畝,退耕還濕面積2.13萬畝,松花江乾流佳木斯江段Ⅲ類水質比例100%,大氣主要污染物濃度進一步下降,是全省五個大氣環境質量達標城市之一。
回眸2016,有一條主線貫穿市委市政府工作始終,推進民生工程,構建和諧社會。一年來,各級政府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實實在在的舉措,為廣大百姓辦好事實事,取得了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