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33件民生實事記錄龍江『民生溫度』
2017-01-18 08:57:2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姜斌 閆一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月18日訊 承諾的33件民生實事全部完成;全省財政用於民生支出2742.8億元,佔公共財政支出64.9%;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八類重要刑事案件發案率下降16.5%……一組組生動的數字背後,彰顯的是政府的民生情懷。民生,乃黨心所系,政之所行。2016年,省政府交出的這份『民生答卷』,溫暖了龍江大地。記者從17日召開的『2016黑龍江這一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去年,我省民生工作亮點頻現,可圈可點,就業創業積極推進,社會救助制度不斷完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深化,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改革紅利的全面釋放,讓龍江百姓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社會保障兜底托起百姓『好日子』

  2016年的春天,齊齊哈爾市的楊玉蓮通過就業局官方微信平臺看到了北京清檬養老公司發布的二維碼,通過網絡面試成為該公司的一名招聘專員。找到工作的她,生活開始有了新的希望。

  就業是民生之本,推動就業,纔能讓民生之本活力迸發。2016年,我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城鎮新增就業62.9萬人,完成目標的114.3%;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低於控制目標0.3個百分點,低於上年0.28個百分點,為四年來最好水平。就業渠道和方式呈現多元化,一產、二產承載就業趨穩,三產吸納就業作用逐年提高,佔比達到68%,單位就業、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等多元就業方式已經形成。

  社會保障體系的進一步完善提昇了百姓的獲得感。我省社保覆蓋范圍持續擴大,全省職工養老、城鄉居民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均呈增長態勢。社保改革穩步實施,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年內將實現『六統一』;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意見及配套文件已出臺,政策體系初步建立,參保登記和試點政策銜接工作正有序推進。社保待遇水平進一步提高,持續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待遇,特別是連續十二年調整增加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待遇水平比2010年翻一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准由年人均380元提高到420元。

  在過去的一年中,我省切實將社會救助工作納入民生保障大局,全面構建了包括取暖救助在內的『9+1』社會救助體系,相繼出臺了《黑龍江省關於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臨時救助制度的通知》等多部規范性文件,全面實現了社會救助從分散救助向綜合救助、從收入型貧困救助向支出型貧困救助、從生存型救助向發展型救助的『三個』轉變。在加強救助體系建設的同時,又建立了政策性新增困難群體應急救助機制,尤其是全省克服經濟下行和財力緊張的實際情況,堅持『再難不能難困難群眾』的原則,繼續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將全省城市低保標准提高到530元/月,農村低保標准提高到3710元/年,實現了城鄉低保『十連增』。

  全力改善民生百姓幸福感節節攀昇

  在城市,人們晚飯後到廣場散步,聽聽養生專家講解健康知識;在農村,農民可以有機會像城裡人一樣,得到省內名醫診療;在家裡,人們打開電視、翻開報紙、拿起手機,可以很方便地看到專門的健康知識講座……如今這些常見的生活場景,正詮釋著『健康龍江行動』給龍江人生活帶來的新變化。

  2016年是我省衛生計生改革創新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健康龍江行動』入選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交流案例,首次發布了全省人民健康狀況白皮書;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增速明顯下降,鄉鎮衛生院三年人纔補充計劃圓滿收官。深化醫改重點領域取得關鍵性突破,全面推開了縣域內農墾、森工、石油等行業和部門舉辦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引入社會資本17.85億元實現了龍煤集團所屬6所醫院、34所分院整體改制。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初見成效,上下聯動累計建成醫聯體364個,基本實現了政府辦社區衛生中心、鄉鎮衛生院全覆蓋。基層衛生能力短板問題進一步改善,超目標完成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補充計劃,三年共招聘本專科醫學畢業生3163人。

  教育事業發展如何群眾關注、社會關切。2016年,一項項教育民生政策轉變為惠民實績。全省薄弱學校校捨建設項目累計開工6242個、面積319.4萬平方米,2014年至今,累計投入資金55億元,覆蓋學校2401所。同時33個縣(市、區)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驗收,改擴建104所公辦幼兒園,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完成,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75.61%,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改善薄弱地區師資條件,招聘『特崗教師』1591人,全省中小學班主任津貼標准由原來的每人每月14元統一調整為260元。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推進『互聯網+教育』行動計劃,中小學寬帶接入率達86.5%。

  優化發展環境、提昇打擊效能、治排安全隱患,使得百姓安全感不斷增強。2016年,全省八類重要刑事案件發案率下降16.5%,現行命案破案率達99.61%,創歷史最高水平。在打擊犯罪、治安防控的同時,各級公安機關大力提昇服務意識,推出一系列便民利企新舉措。出臺《全省公安機關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便民利企三十條》,推出戶口遷移『一地辦結』、『電子居住證』業務、深化戶籍改革、在海南居住的我省居民就地辦理出入境證件等措施;建設『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平臺,打造網上公安廳、網上公安局,目前已有384項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業務實現網上辦理,努力做到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五大行動』助力40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

  2016年,省委省政府把脫貧攻堅作為全省頭等大事和一號工程,按照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基本方略,大力推進扶貧脫貧政策舉措落實,完成40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任務。同時進一步統籌資金支持脫貧攻堅工作,去年省級投入貧困縣資金68.8億元。全年投入24億元,通過砍塊下達扶貧資金、擴大貧困縣資金整合范圍等措施,支持完成全省350個貧困村、40萬貧困人口脫貧計劃。

  建立健全精准扶貧工作機制,紮實推進五大脫貧攻堅行動。產業增收脫貧行動充分發揮產業扶貧的造血乾細胞作用,結合產業結構調整確立了4068個村級扶貧產業,帶動18.3萬貧困人口脫貧。轉移就業脫貧行動把轉移就業作為貧困群眾增收的重要渠道,目前已培訓特色種養技術、農村電商等23萬人次,致富帶頭人3.6萬人次,轉移就業貧困勞動力7.5萬人,轉為生態護林員5854人。教育扶智脫貧行動擴大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范圍,20個國貧縣受益農村戶籍學生達到33萬人,提高農村義務教育貧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補助費標准,目前生均小學1000元/年、初中1250元/年。金融扶持脫貧行動全面推開扶貧小額貸款及扶貧再貸款,目前全省有43個市、縣建立風險補償金4.9億元,已為扶貧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發放各類低息扶貧貸款20.9億元,受益貧困戶36244戶。開發並創立了中國首個農業財政巨災指數保險,覆蓋全省所有貧困縣,總保額23.24億元。為50.97萬貧困勞動力購買意外人身傷害保險。社保政策兜底脫貧行動中在全國率先啟動健康扶貧工程,貧困人口參加新農合及大病保險全覆蓋,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補貼,提高住院就醫報銷比例,率先實行先診療後付費制度,把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圍,貧困人口因貧看不起病問題得到解決。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