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1月20日訊 2016年,是伊春極不平凡的一年,在林區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裡程碑意義。2016年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我省首站來到伊春,對伊春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並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殷殷的囑托,巨大的鼓舞,給林區大地注入了強大動力,為伊春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伊春市委書記高環說,一年來,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伊春堅持林業經濟林中發展,林區工業林外發展,保生態、穩增長、促轉型、推改革、惠民生,著力做好『三篇大文章』,打好發展組合拳,全力推動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伊春落地生根,綠色化轉型發展邁出了堅實腳步,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揚綠水青山之長,借冰天雪地之勢,經濟實現恢復性增長。積極化解傳統產能過剩、全面停伐影響,堅持轉方式調結構,打生態牌走特色路。一產加速做大,支橕作用凸顯。已建成『友好萬畝藍莓園』、紅松果林榛子林改培、森林豬、森林雪貂養殖等各類種養基地261個。二產鏈條不斷延伸,精深加工轉化增值能力不斷提昇。匯源、黑尊、中盟、永旺、寶宇、忠芝、格潤、葵花等企業發展壯大,『紅藍黑黃+林藥+林畜』六條優勢產業鏈形成了龍頭引領格局,森林食品和林都北藥業正向高品質、高附加值躍昇。木業加工『老樹發新枝』。光明家具逆勢上揚,營業收入連年實現30%以上的增長。以北沈香為代表小木藝成為新的增長點。以森林生態旅游業為引擎,帶動三產蓬勃發展。堅持全域化、『去景區化』、市場化,『蝴蝶形』布局初步構建,休閑避暑勝地、養生度假天堂成為城市靚麗名片。『中國伊春·林都雪城』品牌開始叫響,2016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萬人次大關。電商產業園建成運行,創客大學、創客空間應運而生,電子商務累計銷售伊春產品8億多元。會展經濟、賽事經濟、山莊經濟快速發展,國際森林馬拉松賽、自然水域垂釣大賽、森林產品博覽會等重大會展賽事活動成功舉辦,擴大了伊春知名度和影響力。『伊春,伊春,柳暗花明又一「春」』唱響大江南北,匯聚了大量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開復工省市重點產業項目26個,完成投資21.3億元,累積了新的經濟增量。翠巒園區入駐企業達到105戶,鐵力園區入駐企業達到49戶,翠巒、鐵力、西林園區晉昇為省級經濟開發區。全市經濟結束了連續三年的負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始終位於全省前列,經濟運行之『形』、轉型發展之『勢』一路向好。
打牢綠水青山底色,厚植生態優勢。確立了科技武裝保生態、制度創新保生態、轉變生活方式保生態的工作思路,加快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加大對森林、濕地、河流、野生動植物的整體保護力度,全面落實防火、防墾、防盜、防掠青『四防』措施,促進了小興安嶺針闊混交林原貌恢復。伊春環境空氣綜合質量排名全省第一,位居2016年『中國氧吧城市』25位,被命名為省級生態市。
穩步推進各項改革,著力破解體制機制障礙。推進五營、新青、鐵力局改革試點,為『四分開』先行探路。對接市場,整合資源,組建成立了伊林集團、旅游集團、供熱集團,搭建起了市場運營平臺和融資平臺。與國開行黑龍江分行簽訂400億元開發性金融合作備忘錄。積極融入『龍江絲路帶』建設,對俄跨境園區建設穩步推進,合作領域不斷擴大。
著力改善民生,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民生投入連續多年只增不減。預計民生支出92億元,佔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75%。采取開發公益性崗位、建設產業項目、推進大眾創業等措施安置就業,預計全年城鎮新增就業2.13萬人。教育、醫療、文化等社會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開展全覆蓋扶貧攻堅,著力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環境。開工建設保障房1.15萬套,改造老舊小區17個,實施住宅小區節能保溫120萬平方米,一批城市基礎設施建成投用,美麗鄉村、林場(所)和特色旅游小鎮建設加快推進,城鄉面貌有了新的改觀。
高環說,2017年,按照中央、省委經濟工作的安排部署,結合伊春實際,把綠水青山、冰天雪地『兩座金山銀山』作為轉型發展主戰場,做好『三篇大文章』,聚焦一產做大、二產做優、三產做活,著力做好保生態、促轉型、抓改革、美城鄉、惠民生等重點工作,加快推進伊春綠色化轉型發展,努力讓老林區煥發青春活力。一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好『三篇大文章』。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優化生態資源配置,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攻堅戰。著力推進結構調整,下大氣力改變『老字號』傳統產品佔大頭、『原字號』產品居多、新字號增量不大的問題,著力構建綠色化產業體系,加快推動森林食品、林都北藥、森林生態旅游、木材加工、綠色礦山及冶金建材業提檔昇級,促進林業經濟向綠色生態經濟轉變。二是突出項目建設,做強實體經濟。加快推進生態產業、現代服務業、重大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招引更多企業和項目落戶園區,壯大園區經濟,打造產業集聚高地。三是加快林區改革開放,著力激發內生動力。重點深化國有林區改革,推動伊春林業集團、旅游集團、供熱集團規范性運營,使其成為林區經濟的主體。打開社會資本進入林業產業發展渠道,與國家開發銀行深度對接,加快推進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四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增進林區群眾福祉。突出抓好停伐後林業職工轉崗安置和林區群眾就業增收,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促進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