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20日訊 『龍江絲路帶』發展規劃確定了『一核、兩翼、三圈、一帶』的文化旅游業全面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為我們發展旅游產業明晰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我省東部地區旅游資源得天獨厚,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建議打造『大東極旅游圈』。省人大代表王金建言道。
王金說,隨著東北亞域內國家交流交往深入、東北振興發展進程提速,東部城市群在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作用凸顯,特別是同江中俄跨江鐵路大橋的建設,未來區域內將匯集大量的人流、物流、資本流和信息流,將為東部地區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賦予新的動力,拓展新的空間、開闢新的市場。但目前東部地區缺少統一的旅游發展規劃框架,各地市、縣區協調發展旅游產業不夠緊密,導致空間布局不合理,資源整合程度不高,優勢潛力還未充分發揮出來,難以集中人財物打造一流的旅游產品和高知名度的旅游品牌,也很難發揮合力開展大規模的整體旅游營銷活動,阻礙了旅游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
基於此,王金建議立足我省東部城市佳木斯、雙鴨山和雞西等區域資源稟賦、挖掘民族民俗文化、借勢山水脈絡,整合現有景點線路,推動要素優化重組,破除地域、空間、體制障礙,創建『大東極旅游圈』,打造東極旅游品牌,實現各地市、縣區優勢互補、市場互動,增強區域旅游產業發展活力。
統籌資源開發,促進聯動協調發展。成立『大東極旅游圈』工作小組,建立綜合協調機制,圍繞戰略目標,將各地市、縣區旅游資源開發納入『大東極旅游圈』旅游產業網絡中謀劃,推動旅游、文化、時尚產業融合發展,協調有序開發旅游項目和旅游產品,精心設計旅游線路,打造『東極文化』旅游產業帶,實現資源共享、景區互推、客源互送,構建旅游產業聯動發展格局。
突出特色優勢,打造旅游節點城市。深入挖掘各地市、縣區特色資源,將各地市、縣區建設成特色鮮明、錯位發展、功能互補的精品旅游節點城市。
串點成線,打造精品旅游線路和點位。以東部中心城市佳木斯為區域旅游樞紐,突出華夏東極、民俗文化、生態景觀、邊境風情四大特色旅游資源優勢,打造沿松花江、黑龍江和烏蘇裡江的民族生態黃金旅游路線,著力推動『醫養結合』候鳥式養老服務產業發展;設計開發農業景觀、度假康體、文化娛樂、工業游園等養生養心休閑文化旅游產品,並重點推動東極冰雪文化旅游,構建多層次、多功能、多市場的綜合性華夏東極旅游體系。
深化宣傳推介,提昇東極文化品牌魅力。發揮區域旅游品牌形象宣傳推介整體合力和規模效應,深入開展聯合推介、捆綁營銷等活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培樹『印象東極』旅游品牌,進一步擴大和提昇『大東極旅游圈』在國內外旅游市場的知名度、競爭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