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25日訊 建三江管理局黨委面對經濟下行的大環境,積極拓寬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把推動全民創業作為提高居民收入、壯大區域經濟、實現經濟發展的目標追求,采取廣泛宣傳動員、出臺政策扶持、優化發展環境等舉措,大張旗鼓地實施全民創業工程,激發起大眾創業的新動能,全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典型群體蓬勃興起。到目前,實現民營經濟實體2138戶,比去年同期增加367戶;個體工商戶1.24萬個,比去年同期增加373個。
政策扶持為全民創業橕起一片天
2016年年初,管理局黨委下發了《關於支持全民創業實施意見》,廣泛發動全社會力量,精心組織實施『全民創業、萬眾創新』工程。
為了提高扶持政策的針對性,2016年4月份管理局又接連細化出臺了《2016年新創業者扶持政策管理辦法》、《發展期企業扶持政策管理辦法》和《全民創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三個配套文件,對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涉及的比較緊密的工商、稅務、計財、人社、民政、工信委、商務、技術監督局等12個部門的工作職責進行責任細化,壓擔子給任務。15個農場和局直各單位紛紛成立了推進全民創業工作領導組織,形成了各司其責、齊抓共管的促進全民創業協調管理機制。
為了營造濃厚的大眾創業輿論氛圍,各級宣傳部門集中力量,通過建三江信息港、建三江微博、微信平臺和廣播電視開設專欄宣傳大眾創業的扶持政策,專門制作了創業典型專題宣傳片在電視臺黃金時段播放,將管理局的各項優惠政策宣傳到廣大居民群眾中,激發人們創業的積極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及時總結選樹了32個自主創業闖市場的人物典型事跡,編印成冊下發到基層,讓群眾學有榜樣、乾有『錢』途。
行業支持為全民創業雪中送炭
建三江管理局黨委多次召開駐建三江的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哈爾濱銀行、農商銀行、龍江銀行、工商銀行等九家金融機構負責人協調會議,為民營企業創業和發展爭取更大的資金支持。創業農場眾泰和工貿有限責任公司初創於2009年,生產的水稻揚肥器、挑苗筐、微噴機、小型播種機等機械產品,在市場上很受歡迎,遠銷湖南、湖北等省市,其中有八項產品獲得國家專利。然而,由於受融資困難影響,企業曾靠高息貸款維持生產,年增加財務費用上百萬元,經管理局有關部門積極與哈爾濱銀行協調給予貸款600萬元,解決了企業流動資金困難。目前,這家企業有固定資產500多萬元,年產值達3000萬元,年創利潤600多萬元,帶動就業80多人。
據統計,2016年全局利用政策幫扶創業者323戶,提供無息貸款680萬元,減免房租、水電等費用64萬元,為創業群眾協調解決創業用場地1560畝,帶動各類就業人員780人。同時,通過組織開展大戶讓地和水稻大棚二次綜合利用等,還扶持了一大批從事種植、養殖的群眾再創業。
典型引領為全民創業點燃火炬
管理局黨委十分注重總結推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典型,用典型現身說法,激勵廣大群眾創業的熱情。2016年5月和8月,先後組織三期創業人纔培訓班,請專家授課,開展創業諮詢指導,共計培訓180多人次。人社、組織等部門積極為民營企業引進推薦各類技術人纔和大學生66人次。7月和9月,管理局先後召開重點工作推進會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現場推進會,組織全局乾部參觀了10個農場的20多個創業典型現場,發現挖掘一批敢於嘗試、務實創業的青年典型群體。
『支持全民創業,發展全民創業』像一束束火炬燃遍三江大地。張旬等三名返鄉大學生創建了銀翼精工裝飾設計有限公司,僅兩年時間營業額就發展到200萬元。2013年,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農業工程專業的何培雄,帶領幾名大學生成立了『曲辰創新工作室』,開展新技術研發、農機售後服務和農機培訓工作,先後研發了四項專利產品,其中有兩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現在他又將創業的目光瞄准了農用無人機,已經成功開發了系列多功能無人機內部編程軟件,科技含量高,實用性強。2013年畢業於齊齊哈爾大學的勝利農場返鄉大學生孫進鵬,利用農場提供的林下經濟用地及2萬元無息貸款,養殖白鵝,創辦起紅掌大鵝養殖專業合作社,現在已規模養殖商品鵝2萬只,預計今年可盈利30萬元。乾過建築工人、燒過酒、開過收割機的八五九農場下崗職工姜紹武,2012年自主創業從事綠色葡萄栽培,經過三年的不懈努力,他的『桃園山莊』葡萄園面積已達到55畝,2016年生產葡萄2萬多斤,釀酒30噸,實現純收入60萬元。
如今,走進隆冬的三江大地,人們處處感受到的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股股暖流在昇騰,在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