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2月8日訊 在蘭西縣蘭河鄉愛民村,曾經沒房住蝸居在四面漏風倉房的『五保戶』李景發住上了寬敞明亮的節能房;曾經因不通電嚴重影響蔬菜生產和規模擴大的蔬菜種植戶王興軍家,如今通電後一年靠種植蔬菜可收入近十萬元;曾經沒有辦公場地,開會只能聚集在村支書家的村委會,如今有了用閑置村小學教室改造後的新辦公室……問起小村的變化為啥這麼大?村民們都說:『多虧了村裡的第一書記王耀軍呀,掛職不到三年,幫助我們老多村民都脫貧了。』村民們提起的王耀軍,是蘭西縣運管站站長。日前,記者來到愛民村,感受到在他的帶領下村裡發生的變化。
深冬清晨,記者跟隨王耀軍來到棚室蔬菜種植大戶王興軍家。王耀軍不但帶來了特意買給王興軍的蔬菜種植書籍,還給他送來了冬季取暖的煤炭。室外寒風刺骨,而王興軍家的溫室裡卻溫暖如春。說起種植棚室蔬菜的經歷,王興軍感慨萬千。他告訴記者,以前他在山東壽光給一家棚室菜大戶打工,學會了一些棚室技術。2013年,返鄉創業的他卻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煩。『地方選好了,溫室也蓋起來了,可是由於沒有電,嚴重影響了生產和生活,更別說擴大生產規模了。』就在這一年,王耀軍到愛民村掛職第一書記。得知王興軍家的情況後,積極協調電力部門,為蔬菜溫室基地新上了變壓器,解決了生產用電難題,同時鼓勵王興軍擴大生產規模。在他的幫助下,王興軍的溫室蔬菜大棚由最初的2棟擴大到現在的8棟,裸地蔬菜面積達100畝。拉動全村種植蔬菜1200畝,預計畝增收800元以上。
『天冷了,得給李景發送點過冬的棉衣和棉被。』從王興軍家出來,王耀軍又趕到村民李景發家。李景發重病纏身又無兒無女,是村裡出名的貧困戶。得知李景發沒有房住後,王耀軍馬上協調相關部門,籌措物資給李景發蓋了一處節能住房。『老李大哥,這是給你送來的棉被和棉衣,冬天燒火取暖一定要注意安全……』王耀軍不住地叮囑。
說起愛民村這幾年的變化,該村村支部書記吳彥軍體會最深。『以前村委會多少年都沒個正經的辦公場所,開會都跑到我家。王耀軍得知學校閑置四間房子後,立刻與縣教育局取得聯系,說服縣教育局把這些房子借用給村裡使用,簽訂借用合約。同時他還多方籌措資金,幫助村裡整修辦公室,購買辦公桌椅。這下村裡的辦公用房問題就順利解決了。』吳彥軍還告訴記者,針對村屯道路兩旁綠化美化不達標的問題,王耀軍還積極協調林業部門,為村裡爭取到山杏、大葉丁香等樹苗5000餘棵,逐步將愛民村的自然屯全部綠化。面對村民們的感謝和感激,王耀軍卻總是擺擺手說『幫扶貧困村,改變貧困面貌,讓村民脫貧致富,是掛職第一書記的職責。』
記者了解到,在王耀軍所在的蘭西縣運管站,所有股級以上乾部每人都有幫扶對象。這是因為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蘭西縣把精准扶貧作為全縣『一號工程』,把政策、資金、項目全部精准投向貧困村、貧困戶,精准到戶到人,通過實施『紅色基因工程』,蘭西縣股級以上乾部全部參與定向精准扶貧。通過讓每個乾部想辦法出主意,貢獻每個人力量,該縣脫貧攻堅工作纔能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