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生活資訊  >  市民消費
搜 索
冰城珠寶玉石檢驗師揭秘 珠寶首飾中暗藏的門道與陷阱
2017-02-12 06:56:00 來源:生活報  作者:陳明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2月12日訊 祖上傳下來的寶貝,想知道是啥成色?去逛珠寶展會,高價買回的珠寶物有所值嗎?從地攤淘回來的寶貝,是真的嗎?每每遇到這類問題,人們總會第一時間想到珠寶玉石檢驗師。在很多人眼裡,檢驗師們都身懷絕技、『火眼金睛』,只是看一看、摸一摸、照一照,就能判定一塊石頭是高價玉石還是普通石頭,還能判斷金銀珠寶的真假,洞察其『身份』、來歷及造假的種種手段。近日,記者走進哈爾濱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金銀珠寶檢驗部,看珠寶玉石檢驗師如何為珠寶首飾『把脈問診』,聽他們講述檢測珠寶首飾那些事兒。

  鑒定珠寶就像醫生看片子檢測儀器比轎車還貴

  走進哈市質檢院金銀珠寶檢驗部,記者看到,珠寶玉石檢驗師們都在忙碌著,有的檢驗師在給新送檢的翡翠吊墜、手鐲等貼編號,有的在忙著制作證書。金銀珠寶檢驗部主任房大民對記者說:『這些檢驗師不僅專業能力強,經驗也相當豐富,只要看一看、摸一摸,照一照,珠寶玉石的真假就能判斷個八九不離十,不過檢測時還是要借助專業儀器做出專業判斷。』

  檢驗室內擺滿了大大小小的各種儀器,房大民對記者說,可不要小瞧這些儀器,價格可比小汽車還貴,不論造假手段多麼高超,假珠寶在儀器的掃描下都會『原形畢露』。據了解,目前珠寶玉石檢測分為三步,先是肉眼判斷,然後用光圈燈和折射儀等常規儀器檢測折射率、硬度等指標,最後用紅外光譜儀檢測。

  『以前通過前兩步就基本可以判斷真假了,隨著造假手段越來越高級,常規儀器經常檢測不出來,這時就得用紅外光譜儀來把最後一道關。』房大民介紹,檢測珠寶玉石就像醫生看片子,同一個片子,不是所有醫生都能看出問題的。雖然靠大型儀器把最後一道關,但也離不開有豐富經驗的檢驗師,因為即使參數測出來了,也不一定能判斷准確。

  房大民拿出一個檢測完是B貨翡翠手鐲,常規儀器光圈燈和折射儀檢測都沒問題,但將它放在紅外光譜儀上,電腦屏幕上很快就出現了一條曲線。房大民指著曲線說,天然A貨翡翠的這個區域是平滑的,而這個手鐲的曲線圖有明顯波動,說明翡翠手鐲充膠了,估計是翡翠的水頭不好,為了賣個好價錢,所以用酸洗後,往裡填充了膠。

  上百萬的翡翠擺件無損檢測可避免損失

  『近幾年買珠寶玉石的市民多了,大家的維權意識也提高了,以前都是先買再檢或者不檢,現在一些人是先檢再買。』房大民說,如今市民送檢的珠寶種類也越來越豐富,以前主要以鑽石、黃金、翡翠為主,近兩年和田玉、琥珀、珊瑚、瑪瑙、碧璽、水晶、珍珠等能體現個性化的珠寶增多了,而且以前個人送檢這塊一天最多五六件,現在一天最少二三十件,多時能達到上百件。

  記者了解到,檢測珠寶玉石的過程很簡單,時間也較短,一般只需要8-10分鍾,檢驗費用則要根據所檢物品而定。『現在送檢的珠寶玉石主要是無損檢測,通過儀器掃描後的數據再加上檢驗師的經驗得出檢測結果。而以前檢測多是有損檢測,會破壞物品的原有樣貌。』房大民介紹,曾有市民送檢過一個價值130餘萬元的翡翠擺件,通過常規儀器看無法確定是否天然,這時候無損檢測就起了大作用,通過大型儀器一測,就確定了翡翠擺件是天然的。這要在以前得切下來一小塊做檢測,市民的損失就大了。

  地攤淘便宜貨大街撿鑽戒經檢測多數是假的

  想從古玩市場和地攤上淘寶的市民很多,不過真正淘到寶的市民卻少之又少。此外,還有市民在路邊撿到大鑽戒,以為自己撿到寶,專門送來做檢測。

  老王就是一位特別執著的『淘貨王』,他每天的樂趣就是游走於各種各樣的地攤和珠寶玉石市場,以低價購買那些他認為可能是寶貝的珠寶玉石,從翡翠、和田玉、琥珀、蜜蠟到水晶、珍珠、瑪瑙等。他購買的這些所謂寶貝有個特點,就是價格都不高,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而且買到後都會第一時間送檢,可遺憾的是,他的這些寶貝假的多,真的少,即使是真的,品相也較差,不值很多錢。盡管這樣,老王仍然堅持著,房大民告訴記者,老王可以說是個人送檢中送檢數量最多的市民之一。

  房大民介紹,這兩年還有市民在大街上撿到鑽戒後拿來送檢的,他們只是看一看就能判定是假的。

  花萬元給女兒買的和田玉鐲子竟是大理石冒充的

  很多人會在外出旅游時,買些當地產的珠寶玉石作為紀念或收藏,可大多數都『名不副實』,房大民在工作中就遇到過很多這樣的案例。

  『一市民20多年前去外地玩,當時和田玉還不是很流行,他就花1萬多元買了一個和田玉鐲子,打算等女兒長大了給她當嫁妝,一直放在首飾盒裡精心保存。去年女兒要結婚,他纔想起來檢測一下,結果竟是大理石冒充的。』房大民解釋,檢測過程中,很多所謂的玉石都是用大理石、石英、玻璃等冒充,或者用低檔貨充當高檔貨,用填充注色等方法仿天然的。總的來說就是花很多錢買到假貨、次貨的多,買到好貨的少。還有市民去外地玩,花8萬多元買了十幾件翡翠首飾,全都拿來檢測,竟然是真假參半,而且真的裡面還有B貨和C貨,只有3件是A貨天然翡翠,也就值不到2萬元,這位市民想去維權,卻發現困難重重。

  房大民告訴記者,檢驗師們只對珠寶玉石的真假、貴金屬含量、重量等做檢測,對價值不下定論,因此只要是真貨,原則上市民無論花多少錢都是合法的。所以,為了避免吃虧,建議大家購買珠寶玉石時盡量去正規商場購買,索要檢測證書,而且不要一時衝動,可以多找幾個懂行的人幫忙瞧瞧。

責任編輯: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