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6日訊 近年來,雙鴨山市為紮實推進『互聯網+』在農業各個領域的應用,先後構建了以生態龍江農業電子商務平臺、集賢縣電子商務服務平臺、農民購銷網等知名電子商務平臺為核心品牌,以縣區特色專業平臺和企業電商平臺為基礎的電商集群,全市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總額持續增長。在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綠色食品種植園區,重點打造一批水田物聯網應用示范區,推廣應用基於物聯網技術的農業環境監控系統,建立和完善病蟲害在線監測系統。2016年,農業企業、合作社和農民創辦網上電商平臺達到200家,從而拉動了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互聯網+』促進經營主體信息化。全市共864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組建信息群進行信息共享,並利用網絡推介合作社及其產品,擴大了合作社知名度及產品銷售渠道。同時,搭建平臺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寶清縣和集賢縣農村產權交易服務中心,通過網絡發布農村土地及其他產權交易供求信息,發布土地流轉供求信息6000多條,簽訂土地流轉合同900多份,促進土地流轉31萬畝。 『互聯網+』促進農業生產精准化。在加強現代化農業生產裝備建設的同時,雙鴨山市共安裝GPCS743臺,安裝深松整地測試儀223臺,農機調度指揮中心選址工作已完成,正在建設中。加大測土配方施肥力度,共采集耕層混合樣3603個,化驗土樣3603個,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400萬畝次。去年,全市運用節水灌溉系統應用面積達到30.43萬畝,其中旱田5.43萬畝、水田25萬畝。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目前已經制訂完成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實施方案(草案)》和《加強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雙鴨山市有至少23家企業或合作社借助『黑龍江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務平臺』開展農產品質量追溯工作。實現水稻催芽智能化管理。全市目前已建智能程控水稻催芽車間20個,其中一次催芽200噸4個,一次催芽100噸16個。催芽育苗覆蓋水稻面積90%以上。
『互聯網+』帶動農產品綠色有機化。為保證產品質量,雙鴨山市從生產基地綠色有機化和產品品牌化著手,截至目前,雙鴨山市綠色有機食品基地認證面積達到133萬畝,綠色食品品牌25個,22個商標被授予黑龍江省著名商標,『同鑫』牌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互聯網+』推動市場營銷多元化。全市87家農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注冊入駐生態龍江農業電子商務平臺;共有15家企業和合作社建立了網上超市,其中自建平臺2個,注冊淘寶、京東等電商13個;注冊微商7家,截至目前,電商實現銷售額2835.5萬元。推進線上線下產銷對接。組織龍頭企業、合作社通過電子商務平臺與采購商對接,參加省農委舉辦的大型產銷對接活動場2次,共簽訂購銷合同42個,簽約供貨量6.9萬噸,簽約金額2.23億元,其中簽訂大豆意向銷售合同4個,簽約量4.1萬噸,簽約額1.722億元,實現線上線下營銷互動。實現雙深『互聯網+』領域合作意向。簽署了《雙鴨山市農業委員會與深圳市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備忘錄》。去年,簽訂包含『綠膳谷雙鴨山優質農產品O2O體驗館建設合作協議』、『優質農產品上線合作協議』、『雙鴨山地區農產品品牌重組和農產品電商培訓項目』、『雙鴨山市與深圳前海農邁天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產銷對接合作協議』四個項目合作協議,並采購雙鴨山市18家企業(合作社)58個品種,金額達86689.6元的優質農產品,全部在綠膳谷O2O體驗館和海吉星商城上架銷售。永佳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昊天蔬菜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被農邁天下認證為供應商,依托農邁天下線上交易平臺與線下產銷對接中心聯動,實現有效的產銷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