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哈師大有個『詩詞男神』 曾獲《中華好詩詞》第三名 選修課『一座難求』
2017-02-19 07:11:00 來源:生活報  作者:王曉晨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2月19日訊 要問2017年春節的社交圈,被談論最多的電視節目是什麼,不是明星大咖雲集的春晚,也不是小鮮肉霸屏的連續劇,而是一檔節奏舒緩的綜藝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尤其是16歲上海女孩武亦姝折桂後,這位曾在比賽現場脫口而出《豳風·七月》詩句的姑娘,成為媒體的寵兒,稱其『滿足了一切對古代纔女的想象』。其實早在去年河北衛視《中華好詩詞》第四季總決賽的舞臺上,來自哈爾濱師范大學的文學博士、古代文學教師倪海權,就獲得了全國第三的好成績,被學生稱為『男神』。中國的古詩詞為何這樣受歡迎,現代人學習古詩詞又有什麼好方法?在詩詞大熱的當下,記者請倪老師談了經歷和看法。

  保守估計 倪海權稱會背三四千首詩詞

  談詩詞大賽,話題自然少不了冠軍得主武亦姝。倪老師認為,詩詞必須從小積累,這一點非常重要。武亦姝從小就特別喜歡詩詞,她有2000首古詩詞的儲備量,奪冠是長期以來積累的結果。只有長時間的積累,纔能厚積薄發,纔能在賽場上做到游刃有餘、信手拈來。

  倪老師看了武亦姝參賽時的表現後說,以她的年齡,就有這樣的詩詞積累是非常難得的,尤其賽場上『飛花令』的環節,不僅要求選手有巨量的詩詞儲備,同時還要求選手的臨場應變和發揮能力。而武亦姝在賽場上所表現出的淡定從容,遠遠超過了她的年齡。這與詩詞的熏陶與浸潤也不無關系。

  詩詞大會成熱門話題,中國古詩詞為何這樣受歡迎?倪老師認為,現在上到國家下到民間,傳統文化和國學越來越受到關注和歡迎,學生和家長對國學和傳統文化都越來越重視。所以這個節目,受到90後和00後年輕人追捧也就不足為奇了。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物質生活滿足後,人們在精神生活方面自然要有更高的追求,就像武亦姝所說的那樣『古詩詞裡面有很多現代人給不了我的感覺。』由此看來,詩詞大會節目受關注和熱捧,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如果內心深處從小就種下了詩詞的種子,看此節目自然會引起情感上的共鳴。

  武亦姝最喜歡的詩人是陸游。在倪老師看來,千百年來陸游最令後代讀者感動的就是他的拳拳愛國之心。陸游是個比較長壽也很高產的詩人,他活到了85歲,一生創作詩歌近萬首。這些詩歌作品當中寫得最好、也最為讀者認同的就是那些飽含著愛國深情的詩篇。比如在《中國詩詞大會》上,主持人董卿所引用的『雙鬢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就是陸游晚年的詩句。

  當記者問倪老師會背多少首詩詞,他回答說沒統計過,保守說有三四千首。

  參加詩詞大賽 出於熱愛靠蘇軾的詞緩解緊張

  現代人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學習古詩詞有什麼好方法呢?倪老師認為,現代人可能很難抽出大段時間來讀詩。但是中國的古典詩詞,突出的特點就是篇幅短小、語言精煉,所以可以抽出零散時間來讀一讀,最好能背誦。武亦姝的口袋書就是詩集。

  作為一名愛詩的人,倪老師說,品讀回味古典詩詞能讓心靈找到棲息之所。自己的父母都是農民,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們還是將自己學過的有限的古詩甚至民謠在他上小學之前就悉數教給了他。是父母在他幼小的心靈裡種下了詩詞的種子,培養了他對詩詞濃厚的興趣。以至於他在以後的日子裡,每每遇到好的詩詞就會把它抄下來、背下來。

  倪老師坦言,上大學之前,他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人,是詩詞讓他變得更加自信、更加從容。詩詞絕對不僅僅是冰冷的文字,他是有情感和溫度的。古典詩詞是講究抒情的,所謂言為心聲,詩詞背後蘊涵的超越苦難的精神會給予我們一種力量。

  倪老師說,自己當初參加《中華好詩詞》大賽完全是出於對中國古詩詞的熱愛,至於名次,他倒沒太在意。當時學校裡一個聽過他選修課《唐詩三百首》的外系學生向節目組推薦了他。『那位同學自己報名參賽,成績不太理想。他聽過我的課,看我教詩的時候張口就來,認為以我詩詞的積累參賽應該沒問題。』倪海權對自己的實力有信心,便答應了。但從未參加過電視節目的他在大賽前也不免有些緊張,於是他默誦蘇軾的詞句『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詩中曠達的人生態度,讓他內心頓時恢復了平靜。

  開設唐詩宋詞選修課 學生爆滿站著聽課

  倪老師在哈師大開設選修課《唐詩三百首》已近10年,是全校最受歡迎的選修課之一。節目播出後,他的優秀表現更是圈粉無數。選課學生的熱情更高了,甚至出現很多學生想選課,卻因名額有限選不上的情況。上課現場,學生爆滿,甚至一度好多學生站在後面聽課。去年9月,也是應全校學生要求,他又開了一門選修課——《宋詞十六講》。

  倪老師說,自己在詩詞大賽上獲獎後,他的學生更加熱愛古詩詞,也更喜歡中國傳統文化了,這讓他感到很欣慰。作為一名高校教師,他更加堅定了身上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更有決心、信心把中國傳統文化繼承弘揚下去。

  倪老師表示,他的學生暫時還沒有參加詩詞比賽的,但有些學生對詩詞非常熱愛,而且基礎很好,他們曾私下跟他交流,流露出想報名參賽的想法。對此,倪老師是贊成和鼓勵的。一來參賽可以檢驗學生們的詩詞儲備量,二來可以展示自己。

  學習詩詞心得:

  小孩靠反復誦讀 大人靠理解詩意

  采訪中,倪海權總結了一些學習詩詞的心得:『對於詩詞誦讀,小一點兒的孩子靠機械記憶,反復誦讀。對於大學生和成年人,就要以理解記憶為主。在讀詩詞的時候,多去了解它背後的內容,比如歷史知識、文化典故等,或者在誦讀時,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盡情展開聯想。這樣做表面上看好像閱讀量增加不少,但會增強背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倪老師說,以他的經驗,誦讀詩詞是個先難後易的過程。不管是小孩還是成人,一開始的時候肯定很難,因為古詩詞的語言屬於文言,背誦是有一定難度的,但隨著誦讀的古詩詞越來越多,就會發現不再那麼難了,這裡邊有語感的問題。

  上小學一年級的女兒會背上百首詩

  倪海權的女兒倪潤初今年7歲,上小學一年級,從女兒會說話起,他就開始培養孩子在詩詞方面的興趣,女兒的名字也出自杜甫的詩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到目前,女兒會背的詩大概有上百首,長一點兒的如《古朗月行》、《長歌行》等都能背誦出來。

  當記者笑問是否要培養另一個武亦姝時,倪老師說,把女兒培養成什麼樣的人,自己心中還沒什麼目標,只是覺得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培養興趣,畢竟興趣纔是最好的老師,而女兒對古詩詞、國學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倪海權說自己最喜歡的詩人是蘇軾,欣賞蘇軾那種曠達的人生態度。他覺得,詩詞會與個性不同的生命體結合,在每個人身上呈現出正能量,這就是詩詞的魅力。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