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1日訊 『打完疫苗不能馬上走?還要觀察30分鍾?』對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的建議,不少家長都是這樣的反應。近日,記者調查發現,部分家長們更加關注於打疫苗的注意事項,而對於疫苗接種後的後續監控卻並未能引起家長們的重視。
『像感冒、腹瀉不能打疫苗,打完疫苗後不能馬上洗澡……』2月20日,在龍沙區湖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疫苗接種室內,不少家長抱著孩子排隊打疫苗,對於兒童接種疫苗注意事項,每個家長都能說得頭頭是道,但在孩子接種完疫苗後,部分家長卻對等候室內『疫苗接種後請觀察30分鍾』的提示語視而不見。記者發現,一些家長在孩子打完疫苗後就匆忙離開了服務中心,僅屈指可數的幾位家長堅持半小時後纔離開。那麼接種疫苗後觀察30分鍾再離開是不是有必要呢?
記者就此問題詢問了幾位家長,發現很多家長們都抱著僥幸心態。市民林女士的女兒每次接種完疫苗後,林女士都抱著女兒在觀察時內觀察10分鍾左右。林女士說,女兒小的時候我一直都觀察30分鍾,一直也都沒啥事兒,我覺得觀察個10分鍾也就差不多了。而市民楊女士則表示,冬天觀察室內溫度並不高,擔心孩子感冒,以前也觀察過,覺得沒什麼,後來再打針也就沒堅持觀察30分鍾。
記者從龍沙區湖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處了解到,之所以打完疫苗後要在現場觀察30分鍾,主要是觀察孩子是否出現過敏性反應,任何事物都可能引起過敏,比如雞蛋、牛奶,接種疫苗也一樣,孩子接種疫苗後一旦發生不適,可以得到醫生的及時治療。
除了部分家長存僥幸接種疫苗後不按時觀察的,一些家長對於孩子的隱性感冒也時常忽視。別看市民楊女士對打疫苗注意事項了然於心,楊女士的兒子1歲時在接種疫苗後曾出現過高燒驚厥。楊女士說,都怪自己粗心,孩子前幾天精神狀態就不好,有點兒打噴嚏,自己就沒在意,在接種完疫苗後,晚上就開始發高燒,還一度驚厥,折騰了好幾天纔好,後來回想一下,兒子前幾日就感冒了,打完疫苗無疑加重了病情。
龍沙區湖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薛彩菊表示,兒童有發燒、感冒的征兆都需要暫緩接種疫苗,雖然在給孩子接種疫苗前,醫護人員都會對孩子進行測量體溫等檢查,但一些隱性感冒還需要家長們細心觀察,而且接種疫苗後留下觀察30分鍾很關鍵,即使只有千分之一的可能發生過敏,也應引起家長們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