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三個月大男嬰心髒大動脈長反 醫生團隊耗時7小時成功挽救小生命
2017-02-27 09:12:36 來源:生活報  作者:霍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2月27日訊 近日,一名出生僅三個月的男嬰因呼吸困難、極度乏氧,同時合並肺炎被緊急送往哈醫大四院救治。經檢查,孩子患病的元凶竟是一種十分復雜的先天性心髒病——完全型大動脈轉位,即主動脈和脈動脈血管發生錯位,患兒心髒供氧不足,命懸一線。17日,哈醫大四院心外科二病房王凱醫生團隊用7個小時為男嬰施行了6項手術,不但成功把兩條錯位的血管矯正過來,還將心髒其餘的缺陷一一修復,將孩子從死亡線上挽救了回來。

  家住伊春市嘉蔭縣向陽鄉的陳紅蓮今年29歲,家中有一個6歲的女兒,3個月前她又順利生下了兒子策策,兒女雙全,一家人沈浸在幸福中。據陳紅蓮說,策策剛出生時,她發現策策嘴脣不是那麼紅潤,但沒別的問題,就沒當回事。孩子兩個月時得了肺炎,咳嗽不止,而且除了嘴脣,全身也開始發紫,呼吸困難,當地醫院建議他們趕緊到哈市的大醫院救治。在哈醫大四院,經檢查,策策除了肺炎外,還被查出患有完全型大動脈轉位,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一系列復雜的先天性心髒病。如不立即手術,將血管及時『歸位』,孩子將危在旦夕。

  據了解,完全型大動脈轉位調轉一直被認為是兒童先心病中最頂尖的手術之一,難度大、風險高,我省只有少數幾家大醫院能開展。而且患兒心髒比雞蛋還要小,在這樣小的心髒裡,醫生要把主動脈、肺動脈兩條大血管剪斷,再把錯位的兩條大血管按正常形態重新連接、吻合好,同時將只有牙簽粗細的冠狀動脈隨著主動脈移植到正常位置,術中血管一旦出現扭曲、牽拉,就可能造成手術失敗,可以說困難重重。

  經過充分的術前准備,17日,在醫院多科室的協助下,王凱醫生親自主刀為策策實施了完全型大動脈轉位調轉+左右冠狀動脈重建+肺動脈根部重建+房缺修補+室缺修補+動脈導管縫閉共6項術式,手術歷時7個小時終於順利完成。術後,策策各項生命體征平穩,呼吸正常,面色逐漸紅潤,目前,正在進一步觀察和治療肺炎中,不日即可出院。

  醫生提醒嘴脣發紫、反復肺炎的新生兒要盡早檢查

  據王凱介紹,完全型大動脈轉位佔先心病的5%左右,發病率並不低,但人們的知曉率並不高。該病十分凶險,患兒如得不到及時救治,很容易因極度乏氧而死亡。對於完全型大動脈轉位的患兒來說,手術越早做越好,新生兒出生後一個月到一個半月是最佳手術時間。術後患兒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樣生活,不會留下後遺癥。王凱提醒,女性懷孕期間應到正規醫院產檢,排除胎兒心髒畸形的可能,孩子出生後一旦出現呼吸急促、困難,嘴脣發紫,反復肺炎,喂養困難等情況時,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及早治療。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