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2月27日訊 近日,隨著鶴城室外氣溫的不斷昇高,熱愛戶外運動的市民又開始成幫結伙的徒步、運動。這也催熱了戶外用品的銷售,記者在齊齊哈爾一些戶外用品銷售的門店看到,各種新款衝鋒衣、徒步鞋等戶外用品多數都在打折促銷,酷愛戶外用品的消費者則抓住這個機會大肆購買。然而,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很多戶外用品缺乏統一的國家標准,每個品牌都是你賣你的、我賣我的,你炒你的概念、我炒我的概念,消費者只能憑商家的介紹購物。如果在使用中遇到了危險,維權就成了件難事。
據了解,在國際上,戶外裝備有統一標准,且規定得很細,比如一根繩子能反復使用多少次,負重80公斤時衝墜系數是多少;帳篷的耐磨程度、抗撕裂程度等都有明確規定。但在國內,很多戶外商品卻沒有這麼詳細的國家標准。許多鶴城消費者花幾千元,甚至上萬元購買了戶外裝備,卻在最需要的時候『掉鏈子』。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我國正在加緊制定戶外用品質量標准。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由於國標的缺失,一些造假、售假者開始瞄准這個市場。市面上和網上銷售的假貨、水貨、正貨魚目混珠,消費者很難辨別。據介紹,戶外運動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活動,關系到生命安全,對產品顯然應該有高標准和高要求。但據一戶外運動品牌負責人介紹,目前國內還沒有專門針對戶外運動服裝的國家標准出臺,多數產品套用的是普通服裝的產品標准。
戶外游常伴隨有風險,裝備了偽劣用品,戶外運動的風險又將平添幾分。如果遇到了戶外用品質量不過關情況,消費者該如何維權呢?黑龍江華益律師事務所金佩莉律師提醒,在無標准可依、難以檢測的情況下,消費者要主動要求經營者出具產品功能的證據。為了減少風險,最好選擇信譽較好、專業制作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