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2月28日訊 今年春節,雙鴨山市四方臺區硒旺合作社村民過了一個好年。他們和黑龍江凱農公司共同打造的納米有機綠色富硒農產品成為市場搶手貨,訂單接連不斷。市郵政局的幾名工作人員每天早上都要到凱農公司的倉庫『上班』,為每天發往哈爾濱、北京、深圳等地的貨物進行稱重打包。
『哈爾濱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訂購了90件富硒產品,其中大米300斤、雞蛋126斤、木耳40斤,這是近期最大的一筆商品交易。』凱農公司銷售負責人尹淑賢說,春節前後累計銷售大米、小米、木耳、雞蛋等納米有機綠色富硒農產品近3000盒。
這些備受市場熱捧的有機綠色富硒農產品都是產自四方臺區太保鎮山河村這個群山環抱的小山村裡。山河村現有農戶288戶,人口980人,土地4150畝,背靠以防洪灌溉為主、兼顧水產養殖的水庫,遠離城市和工廠,周邊環境綠色環保,生態環境良好。
去年,省下派掛職乾部劉旭東來到四方臺區任區委常委、副區長後,看到了山河村這一優勢,決心引進現代科技農業項目,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民致富奔小康。他的想法得到了區委區政府的肯定和支持。
『過去我們這裡的農民守著「金山銀山」,但卻不知道如何開發讓它下「金蛋銀蛋」。如果不靠引導,我們哪裡知道,有機質含量高、質地優、水質好的土壤環境,就是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富硒農副產品的最佳之地啊!』談起此事,村黨支部書記劉瑞祥顯得非常興奮。
引進技術抓落地,合作經營抓模式,示范推廣抓規劃。通過『三步走』,劉旭東開始幫助山河村努力實現他們的『富硒產業夢』。
第一步,協調引進了來自航空科技企業的『生物納米硒』種植養殖營養液生產技術;扶持雙鴨山本地投資者獲得了特許生產權。去年5月份成立了黑龍江凱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並於6月份投入生產運營。
第二步,組織凱農公司與太保鎮山河村對接,去年10月注冊成立了『硒旺』農民專業合作社,探索嘗試開展富硒生產性種植養殖。這個合作社是全省第一個應用生物納米技術種植養殖富含納米有機硒農副產品的專業合作社,引導山河村農民由原來的靠天吃飯、跟風種植的一團散沙狀態轉變成共闖市場、抱團致富的『航母集群』式發展,全村一半以上人口在合作社指導下從事富硒農作物種植、養殖。
『通過雙方合作,實現共贏。』凱農公司董事長馬德友表示,『合作社依靠我們的現代農業科技優勢,為社員提供生物納米有機硒種植養殖營養液和富硒種植養殖技術指導、技術培訓,並采取「保底、嫁接、分利」的模式運營,實現農民種植養殖利益最大化。』
第三步,協助合作社注冊了『硒贏』富硒農產品商標、設計了系列包裝,富含生物納米有機硒的木耳、乾菜、雞蛋、大米、小米等系列農副產品並於去年11月8日正式上市。
現在,山河村富硒系列產品已經逐漸走向省外,北京、浙江、深圳等地的訂單供不應求。不久前他們與深圳一家大型農產品銷售公司一次性簽訂了1000噸系列產品的銷售合同。合作社還成為中國(深圳)微商產業交易博覽會2016年度最佳合作單位。
談到2017年的發展目標,理事長高凱表示,合作社將繼續擴大入社社員規模,發展到500人左右,佔全村人口的60%以上。擴大種植養殖規模,有機富硒水稻種植面積達到300畝、富硒雜糧種植面積達到150畝、蔬菜類大棚種植面積達到30畝、谷子達到50畝、木耳栽培達到10棚、蛋雞養殖達到2000只;年產有機富硒大米510萬斤、雜糧7.5萬斤、蔬菜7.5萬斤、木耳8000斤、雞蛋4.5萬斤。
同時,延長產品產業鏈條。啟動富硒農副產品系列加工產業,擬在富硒酸菜、富硒乾菜、富硒豆油、富硒高粱酒以及富硒豬肉等方面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