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8日訊 隨著『懶人經濟』愈演愈烈,電商模式被普及到各行各業中。大慶九區批發市場,『市場+商販』這一近20年的傳統經營模式,也被電商打破了。
九區批發市場,素來以全市唯一一個大型批發果蔬集散地而聞名於大慶及周邊縣市。
每天天不亮,大大小小的車輛便雲集於此,山東送菜的、北京送水果的、大連拉海鮮的,還有小商小販起早搶新鮮果蔬的……
一直以來,這裡都是『市場+商販』的傳統經營模式。去年年底,一家蔬菜一站式電商平臺悄悄成立,每天賣出7萬斤貨,短短兩個月內銷量躍居整個市場之首。
坐等顧客上門的大咖們坐不住了,如何也能讓自己庫房裡的菜銷往全國,怎樣做纔能分到一杯線上的羹呢?
今年年初,九區批發市場免費為業戶建立了電商平臺,25家庫房存量大的業戶,首批在平臺上線,開始了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的經營模式。
線上批發,砍掉了哪些傳統門檻?又挖掘出什麼新價值?近日,記者對商家進行了走訪。

菜商將客戶訂購的黃瓜裝箱。
價格不再保密700多種果蔬明碼標價
『同行免進』,這樣的字很常見。在九區批發市場,雖然沒有人掛這樣的牌子,但家家都有自己的小圈子——自己的顧客,不想和別人共有。
今天這家的韭菜沒到貨,為了保住在這家享受優惠價的特權,客戶只能空手而歸。
進了電商平臺,原來25個單打獨斗的批發商,融合成一個大家庭。
進入平臺,各種果蔬的圖片以及價格,一目了然。在首頁上,每個品種顯示一個價格,這是經過系統自動比較後選出的最優價格,也就是誰家的便宜,誰家的貨就出現在頁面上。
據了解,目前平臺上蔬菜、水果有700多種,保證線上價格不高於線下。另外,線上還有活動,比如消費者可以參加積分兌換活動。
打破『圈子』門檻引來齊齊哈爾商販
蔬菜電商批發平臺借助O2O模式,不僅實現了線上、線下同時銷售,還擴大了銷路。
以前,九區批發市場裡的客戶比較固定,來這裡進菜的小商販都有一個固定點,因為在這裡他們可以享受比別人便宜一兩毛錢的進價。靠這種微利,大的業戶都有自己的『圈子』,有了這些固定客源,不愁菜賣不出去。
進入電商平臺,『圈子』的作用就不大了,價格和質量是銷售的唯一法寶,而且還引來了外地客。
大慶九區批發市場官方交易平臺的負責人王洪岩介紹說:『客戶線上采購,無需到店,電腦和微信均可下單,當天就能送到,而且保證價格是市場上最低的。』
九區批發市場的蔬菜大戶李永富說,以前大多是市區內的小商販,遠的有從林甸來的,現在,每周都有幾單是發往齊齊哈爾等地的。
商販不再享特權市民可『拼單』批貨
青黃不接的時節,果蔬價格一直不低,但精明的『大嫂們』把目光瞄准了九區批發市場。
『這個周末又批發了幾箱水果,超市裡的冰糖心富士七八塊一斤,批發市場裡只要3塊多一斤,價格差距很大。』家住湖濱教師花園的田紅,這個月她已經在電商平臺上批發過兩次水果蔬菜了,她說:『聽朋友介紹九區批發市場有這樣一個電商平臺,我們一個單元的幾戶人家一商量,一家列出個購買清單,就湊夠了100斤的送貨量。不用出門,早上下的單,到了下午,便宜的蔬菜、水果就送到家了。』
據了解,25家批發大戶,網上免費配送量的要求不一,有的100斤就送,有的起送斤數是300斤。市民想買便宜菜,可以自己組織團購,達到商家要求的起送斤數,就可以享受批發價了。目前,蔬菜電商批發平臺只有水果和蔬菜,後期,乾調、生鮮也將進入平臺銷售。而且,電商平臺上的個別商家,正與快遞洽談合作,以期實現『一斤即送』服務。
網上批菜,質量會不會沒保障?對此,九區批發市場管理部王立和部長說,線上的果蔬,同樣來自市場業戶的庫房,同樣受市場監管,『三檢一抽』,一樣都不會少。
另外,王立和部長提醒,線上批菜,別忘索要電子發票,以便出現問題時追查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