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2月28日訊 春寒料峭,冰雪覆蓋著哈拉海農場。九三農墾谷潤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創始人呂慶偉,早已邁開了備春耕的腳步。
2月21日,記者見他左腳穿著一只特制的大棉厚布鞋,與右腳正常的鞋明顯不一樣。他解釋說:『腳骨縫中多長出一塊薄骨,術後剛剛20天。』
呂慶偉帶著記者來到他獨創的羊糞發酵基地,指著院中一臺特制的拋撒羊糞的車,自豪地介紹:這是他和團隊自主研發的拋撒羊糞專用車,這可是國內第一臺啊。說起拋撒羊糞專用車,呂慶偉意猶未盡:『過去,用人工施撒生物有機肥,一臺車5個人一天只能施肥一公頃左右,而且不均勻。我上網查詢,國內並沒有相關的有機施撒設備,於是決定自己設計,到佳木斯找專業機械師,終於在2016年3月份研制出新產品。這個專利產品一臺車一個人一天可以施撒有機肥8公頃,大大提高了施肥效率而且施撒均勻。』
伴隨腳下白雪發出的嘎吱嘎吱的響聲,一行人來到塑料大棚前。呂慶偉讓記者把手從門縫探入,他說,裡面堆放等待發酵的羊糞,現在溫度是10℃,發酵時能達到65℃。
哈拉海農場水脈眾多,毗鄰草原,農戶養羊多,羊糞資源豐富,無法處理的羊糞影響了環境衛生。呂慶偉萌生了把羊糞通過酵素發酵後形成有機肥的想法,使其成為有機水稻最好的肥料來源,賣羊糞也可以增加額外收入,一舉多得。
哈拉海農場土壤成分鹼性大,以羊糞為主的有機肥呈酸性,酸鹼中和非常適用於鹽鹼地,避免了用化學硫酸去調節土壤中的鹼。『施用羊糞的「綏粳4號」和「稻花香2號」長出的水稻葉子嫩綠蔥蘢,不用羊糞的,葉子顏色微黃。』呂慶偉欣喜地告訴記者,2015年在科技園區開始試驗種植110畝羊糞有機水稻獲得成功後,2016年擴種面積1000畝,現在我們注冊了自己的商標——『潤?羊米、潤?活米』兩個品牌,合作社通過打『弱鹼牌』走『有機路』,實現了綠色弱鹼水稻向新型的生態有機弱鹼水稻的轉變。
羊糞育肥,無藥種植,光線捕蟲,稻田鴨共生,網絡監控……近400萬元的投入,換來了大米的高品質,口感好,有彈性,回甘,不回生。僅僅兩年多的時間,谷潤合作社生產的有機水稻在省內已大有名氣,預訂有機大米的客戶絡繹不絕。2015年的潤?羊米及鴨稻米以高出市場價6倍的價格銷售,畝效益達到3000元。2016年又帶動了4戶農戶種植有機水稻,合作社免費為種植戶提供技術,並按每斤3元的價格回收水稻產品,帶領職工共同致富。
今年,呂慶偉又投入到研究開發全胚芽米的設備中來。『目前國內大米市場的胚芽米基本都是糙米,雖然有營養但是口感不佳。我們研制的全胚芽米設備將填補國內空白,既保留大米的全胚芽,又保證了白米的口感,而且每一粒大米都可以發芽,潤?活米將在2017年5月份上市銷售。預計2017年合作社可實現年生產羊糞生物有機肥1萬立方米,年產有機稻米80萬公斤,年產值可達2000萬元。
九三管理局局長王曉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呂慶偉是我們管局在轉方式調結構中湧現出的典型人物。2016年,管局堅持綠色引領,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農業現代化水平有了新提昇。種植結構全面優化,全局各類作物有機食品認證面積74萬畝,綠色食品認證面積302萬畝。2017年,將積極實施現代農業提昇工程,努力實現穩糧增收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全局計劃實施各類作物綠色食品認證面積302萬畝,有機食品認證面積80萬畝,力爭打造一批科技水平高、綜合生產能力強、農產品質量好的『互聯網+』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實現農產品生產有記錄,質量有標准,產地有標識。繼續引進農業智能裝備技術,以農機信息化推動精准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