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加格達奇2月28日訊(記者 曹偉)大興安嶺地區作為重點國有林區,既是國家生態安全重要保障區,也是全國首批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試點地區。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後,作為礦產資源相對富集的地區,發展水經濟和綠色礦業是林區轉型發展的現實選擇。為此,大興安嶺地區行署國土資源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強力推進綠色礦業產業化,助推『水經濟和綠色礦業"取得新發展。
為把大興安嶺高寒區永凍層下沈睡百年的『淨水"、『靜水"轉化為『生態水"、『健康水",將水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該局協助地方政府引進戰略合作伙伴,2015年,促成大興安嶺地區與農夫山泉合作,成立農夫山泉大興安嶺礦泉水開發有限公司。2016年,大興安嶺地區與嶗山礦泉水有限公司等簽訂框架協議,為做大『水經濟』注入了新的強大動力。
為進一步尋找後備資源,該局申請投資507萬元『塔河縣盤古鎮鍶礦泉水資源普查』項目,其中6個達到鍶礦泉水標准。該局成功掛牌出讓3宗礦泉水探礦權,為加快水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大興安嶺作為重點成礦區帶,2015年度國有出資地質勘查項目在該區投入資金4.1億元,佔全省的1/4;2016年度國有出資地質勘查項目投入資金1.7億元,佔全省的l/3。
由於大興安嶺是國有重點林區,森林覆蓋率達81.86%,地質勘查與佔用林地的矛盾一直存在。針對省政府『地質勘查三年專項』項目佔用林地手續辦理和進山施工作業存在問題,該局通過勘查會戰,特別是20l6年借助『引智找礦』平臺,國土資源部礦產9名專家親臨漠河縣勘查現場,為大興安嶺重點礦產勘查疑難項目『會診把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