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3月2日訊 凌晨5點,小新穿好外衣背著一個空袋子摸黑出了門。在哈市松明街附近的幾個垃圾箱裡,小新認真的翻找,每每發現有塑料瓶、硬紙殼,都整齊的碼好,一一放入手中的袋子。為了貼補家用,每周末小新都會利用休息時間到家周圍拾荒。1日,記者穿過斑駁的樓梯,來到用稚嫩肩膀橕起家的小新身邊。
小新的姥姥、76歲的張淑奎告訴記者,小新的母親有三度精神殘疾,發病時見人就打,或是抽搐,或是胡言亂語,小新早早學會踩著凳子趴鍋臺炒菜,用大拖布拖地,幫她整理家中衣物。周圍鄰居眼中,小新是個『小當家』,『出溜出溜的滿地走,幫他姥姥拿東西,我們都說小新是個懂事孩子。』鄰居王大哥告訴記者。
對於未來,小新最想成為一名廚師,『想讓姥姥能夠吃好喝好,不用犯愁,廚師能做出各種好吃的,掙錢也多,我想讓姥姥享福。』
南崗區民政局局長趙曉春是原來通達街工委書記,對於小新的情況十分了解,在任時多次到小新家走訪,送去慰問金和慰問品,『孩子生活太苦了,家裡的情況確實有限,好在孩子很樂觀,對生活總有向往,他姥姥的身體也是強橕著,沒辦法,為了養育孩子。』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