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日訊 伊春市上甘嶺區貫徹落實市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從生態保護、轉型發展、民生福祉入手,全力做好『三篇文章』,奮力走好綠色化轉型發展新路,建設生態、幸福上甘嶺。
打好綠水青山底色,著力加強生態保護。嚴格恪守生態紅線,嚴管森林資源;全力抓好森林防火能力建設,確保實現連續38年無重大森林火災的目標;全年安排中幼齡林撫育15萬畝,補植補造0.5萬畝,育苗77畝,確保森林蓄積量增長4%;執行領導乾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度;持續加大環境污染綜合治理力度,實現合力開發資源和有效保護環境相統一。
加強產業項目建設,著力推動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緊緊扭住項目建設不放松,始終把產業項目作為『一號工程』,不斷為綠色化轉型發展注入新動力、積蓄新動能。抓好總投資94421萬元的8個產業項目的推進落實,推進已簽約項目盡快落地辦理,推進已投產項目全面達產達效,推進已試產企業盡快全面生產,確保今年完成預算投資24900萬元的目標。今年將新建1至2個立區的大項目。重點加強溪水山莊、生態健康養老、森林食品加工、青山水庫等項目的招商、推介力度,把招商引資和轉型昇級有機地結合起來;加強對酵素、蜂產品加工、森林食品精深加工等項目的跟蹤服務。
打造經濟轉型示范點,著力帶動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堅持『放大版溪水、縮小版伊春』的發展理念,持續推進『12310』發展規劃。打造全省木耳產業基地。圍繞生態旅游,將掛袋木耳種植園與生態、觀光、休閑、體驗、保健銜接起來,兼顧品牌和營銷,加快完成310棟黑木耳大棚建設任務,確保5月初全部完成掛袋,同時做好後續生產管理,預計實現產值4512萬元。大力發展無公害果蔬種植園項目。突出溪水地產特色,完善果蔬種植園區配套服務設施,結合小菜園、小花棚、山野菜人工種植等,建設標准化的樣板棚室,今年再建成130棟果蔬棚室。預計實現產值400萬元。
堅定不移深化改革,著力增強轉型活力。認真完成中央和省市委部署的各項改革任務,切實做好『三去一降一補』工作。突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特色農產品種植面積。推進『放管服』改革,提高行政效能。深化金融財稅體制改革,發展壯大地方金融機構。推進社會事業領域改革,提昇社會保障能力。推進剝離森工企業社會職能改革。
大力保障和改進民生,著力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指數。今年民生方面投資不低於上一年度標准,努力辦好新建污水處理廠、供熱改造等7件惠民實事。推動城鎮公共服務向農村、林場(所)延伸,打造美麗鄉村林場所『昇級版』。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全年安排新增就業600人,失業再就業500人。提高醫保、養老、低保等社會保障水平。打好脫貧攻堅戰,緊緊圍繞產業項目,加大結對幫扶和政策資金扶持力度,確保10月底剩餘的12戶30名貧困職工提前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