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興安嶺
搜 索
大興安嶺『高寒禁區』再通航空列車 群山萬壑路路通
2017-03-08 10:53:10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春穎 莊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8日訊(記者 王春穎 莊園) 在幅員遼闊的大興安嶺地區,『九山半水半分田』這句諺語很好地詮釋了這裡的地貌。酒香也怕巷子深,想把大興安嶺的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離不開快速便捷的交通。在中國最北的深山老林裡,四通八達的公路,一座座的鐵路橋梁,還有著直衝雲霄的飛機,為大興安嶺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

  只有優越的交通纔能帶來旅游的『井噴』,讓曾經游客罕至的鄉村變成了旅游景點。只有便利的交通,纔能讓我區豐富的自然資源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

  公路交通,作為目前最靈活快捷的出行方式,每個城市的發展,都必然離不開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為了更好的統籌大興安嶺發展,加強區內村鎮互動,方便偏遠地區脫貧致富,實現共同富裕,邁入全面小康社會,2016年,大興安嶺建成了101.8公裡的農村公路主體工程以及十八站至洛古河公路建設項目附屬工程,極大地方便了大興安嶺地區的公路運輸,使得偏遠地區不再『偏遠』。以公路養護為中心,大興安嶺不斷提昇公路服務能力,對已經建成公路的養護工作,也取得了一系列豐厚的成就:補公路坑槽9530平方米;處治水泥?麻面12570平方米;完成呼瑪至興化段水毀工程,新林水毀防治工程工580立方米;處治沈陷570平方米;處治冰湖路面2570平方米,大興安嶺路政部門積極作為、查缺補漏,有力地保障了全區公路交通的通暢。2016年,為了保證交通安全,大興安嶺交通管理部門出動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多個單位協調出動,處理各類交通違法行為62313起,檢查車輛1.6萬餘次,將城鄉公路超載超限率控制在1.13%以內,維護了林區的運輸安全,保障了人民的出行安全。

  鐵路是國民經濟的大動脈,1964年,約八萬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來到大興安嶺地區開始修建鐵路,至此,大興安嶺第三次開發建設全面展開,突破了『高寒禁區』,讓大興安嶺成為國家重要的木材生產基地。從那時起,鐵路與大興安嶺的開發建設建立起了密不可分的聯系。時過境遷,經過多年的發展,鐵路依舊是大興安嶺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並且變得越發忙碌。2016年,大興安嶺又新開通了K5193/4和K7149/50兩列車次,11月28日,鐵路相關部門對林碧線進行修繕,開通了林海至呼中57997/8次路用列車,極大的方便了大興安嶺地區人民的出行。據了解,過去的一年,大興安嶺鐵路運輸旅客發送量完成272萬人;貨物發送量完成318萬噸,日均0.87萬噸;裝車完成49560車,日均136車。積極組織零散貨物、一站整零及1.5噸小型集裝箱運輸。

  曾經大興安嶺林區百姓從加格達奇去往北京,需要坐單程長達26個小時的火車,自從2008年、2012年漠河機場與加格達奇機場相繼通航以來,有了民航客機,只需要四個半小時便可到達目的地,為大興安嶺百姓出行帶來極大的方便。據了解,2016年,大興安嶺兩座機場各航班共起降4500餘架次,旅客吞吐量達20餘萬人次,貨運量為80餘噸,實現全年安全運行,使大興安嶺的航空運輸事業邁向新臺階。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