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哈工大全球首創技術用於『天眼』
2017-03-10 09:35:0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商艷凱 趙一諾 衣春翔
黑龍江日報3月10日訊 2016年,有著超級『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在貴州省平塘縣的喀斯特窪坑中落成啟用。從2003年起,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團隊全程參與到FAST項目中,多項關鍵技術成功應用其中。
『天眼』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啟用以來,極大推動了我國天文學研究發展。『天眼』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持建設,耗時22年,能接收到137億光年以外的電磁信號。國外知名科學家這樣描述它——你在月球上打手機,它也能發現。『天眼』之所以能看得這麼遠、這麼准,有一項全球首創的技術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是以哈工大空間結構研究中心沈世釗院士、范峰教授、錢宏亮教授為首的研究團隊設計的主動反射面結構系統。該團隊自2003年起就全程參與了FAST項目結構系統的預研、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提出的主動反射面結構方案和多項關鍵技術,為超級『天眼』的國家立項和落成啟用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橕和保障。
作為FAST項目結構系統總工程師,范峰介紹,FAST主動反射面支承系統是由上萬根鋼索和4450個反射單元組成的球面索網結構,接收面積相當於30個標准足球場。『未來,除天文觀測外,FAST還將作為地面的主要測控裝置為中國的探月、登月,乃至以後登陸火星提供定位、導航、接收信號等支持。』范峰告訴記者。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