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3月12日訊 你見過什麼樣的中國是960萬平方公裡的遼闊還是300萬平方公裡的澎湃是四季輪轉的天地還是冰與火演奏的樂章像鳥兒一樣離開地面,衝上雲霄結果超乎你的想象
這段文字是央視紀錄片《航拍中國》的解說詞。《航拍中國》是中國有史以來航拍規模最大、單集投資金額最高的大型航拍紀錄片。第一季選取了上海、新疆、黑龍江、江西、陝西、海南六地作為拍攝對象。全部拍攝動用了16架載人直昇機、57架無人機,總行程近15萬公裡,相當於環繞赤道4圈。
有關黑龍江的這一集在前一段時間播出,看了紀錄片,身邊不少朋友被片子裡的每一寸山川河流所吸引。隨隨便便一截圖,就是一張絕美的壁紙。中國飛龍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哈爾濱總公司的五名工作人員擔任此次《航拍中國》黑龍江這一集的飛行任務。這一集的視覺效果美輪美奐,俯矙龍江大地真的是美不勝收,他們是如何做到的?近日,他們講述了拍攝背後的故事。

行程近2500公裡
為展現大美龍江蠻拼的
說到航拍,最理想的航空器當然是直昇機。《航拍中國》黑龍江這一集中,拍攝的五大連池火山、鏡泊湖、紮龍自然保護區等地都是由中國飛龍B- 7425及B-7421小松鼠直昇機完成的。有著二十多年飛行經驗的陶立群是此次航拍的機長。可惜,記者采訪時,他正在外地執行飛行任務,副駕駛繆增茂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他告訴記者,機組成員還有負責機務的董濤,負責市場協調的王濤,還有另一位機長陳甲申也參與了航拍。他們是去年6月底接到航拍任務的,7月開始執行航拍任務,他們利用近兩個月的時間,完成了黑龍江夏季景色的拍攝,行程達到2491.6公裡。
繆增茂介紹說,空中拍攝對飛行員駕駛技術要求苛刻,難度高、精度高,很耗費飛行員體力和精力。在此次拍攝過程中,陶機長熟練地操控著小松鼠直昇機前進、轉彎、懸停、上昇、下降、倒飛。『一直盡最大努力滿足攝影師的要求,能把家鄉拍得那麼美,機長功不可沒。』
采訪中,記者發現直昇機一側外掛有個大黑箱子,『那是陀螺儀,這個價值幾百萬的家伙能夠保證拍攝出來的畫面穩定不抖動。』繆增茂介紹說。


為拍好哈爾濱日出
機組人員連續一周凌晨起床
進行航拍其實難度很大,由於低空未開放,想要飛起來就得提前申請空域,而航拍對天氣和光線的要求又非常高,必須是天時地利人和都恰到好處,纔能最大限度地達到完美。好的淨空條件,空管協調配合,合適的天氣光線,恰當的飛行高度……缺一不可。而這些,對航拍人而言只能等待。
在介紹黑龍江美景中,需要拍一個哈爾濱日出的畫面。為了拍出這個完美的畫面,機組人員在哈爾濱金河灣景區一片空地停機。每天凌晨,機組人員到位,等著太陽一點一點從地平線昇起來,結果那幾天天公不作美,機組人員用了一周的時間纔拍出哈爾濱最美的日出,而這鏡頭在播放時,時間還不足一秒。
『我今年28歲,是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這可是我第一次執行日出的航拍任務,也是第一次起得那麼早,看到哈爾濱的太陽緩緩地從地平線昇起,城市一片靜謐,忽然覺得哈爾濱的日出原來那麼美!自己生活的城市竟那麼迷人,一時間真有些小感動。』繆增茂動情地說。

東北虎對著鏡頭賣萌
高空俯矙丹頂鶴只有螞蟻大小
拍美景不容易,但在機組人員看來,拍動物就更難了。
在《航拍中國》黑龍江這一集裡,有許多介紹我省特有動物的內容,比如東北虎、梅花鹿、丹頂鶴等。其中,在拍橫道河子的野生東北虎時,一只東北虎竟對著鏡頭賣萌,一時圈粉無數,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采訪中,繆增茂告訴記者,在飛機飛行的狀態下找動物,本身是很困難的,更何況多數的野生動物怕噪音。因此,拍攝野生東北虎只能用無人機。不過,動物們看到無人機靠近,因為害怕,常會背過身用屁股對著鏡頭,而這次能拍到東北虎對著鏡頭賣萌實屬難得。
繆增茂告訴記者,紮龍自然保護區的丹頂鶴是他們負責航拍的內容。紮龍自然保護區裡,湖澤密布,葦草叢生,500多只丹頂鶴是那裡移動的美景。丹頂鶴體高約1.6米,翼展2.4米。它們靜則亭亭玉立,動則緩步輕移,飛則直衝雲天。拍攝時,為了不驚擾丹頂鶴,拍攝組一直與它們保持了一定距離。翼展2
米多的丹頂鶴在空中看只有螞蟻般大小。『藍天碧水間,當看到丹頂鶴飛翔,傲然身姿與廣袤秀麗的紮龍濕地融為一體,人們不禁會感嘆生命的偉大和自然的神奇,更讓人無法不去期望這樣的美景永遠留在我們的身邊。』繆增茂若有所思地說。
雖然航攝工作早在去年就結束了,可說起拍攝的感受,小繆用了好幾個『美極了』,他說為自己能有這樣的人生經歷而驕傲。『重看那些畫面,我會瞬間回到了當時的拍攝場景裡,在空曠靜謐的世界,仰望天邊天高雲淡。每到一處都喜歡在空中俯矙一下,所有的景色因為高度而變得充滿靈性,有著普通視角所不能體會的驚奇和美妙。我們的黑龍江竟是這麼的美麗和神奇,即使就這麼在空中看著都是一種享受。大小興安嶺,青翠欲滴,處處生機;五大連池,風景如畫,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