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0日訊(記者 付巍)近日,2噸鮮活俄羅斯扇貝從綏芬河公路口岸入境,這是我省首次進口鮮活貝類,也開啟綏芬河進口俄羅斯食用水生動物的新時代。
去年11月,國家質檢總局同意綏芬河口岸開展為期6個月的進境食用水生動物試進口業務。批復要求,有關部門要按照有關規定開展工作,保證口岸各項條件持續符合進境食用水生動物指定口岸基本要求。試進口期間未發生重大質量安全事故、貿易秩序良好的口岸,期滿後將自動列為國家質檢總局進境食用水生動物指定口岸。
時隔四個月,經多方努力,綏芬河口岸終於成功的進口第一批水生生物。據了解,此次貨物進口前,綏芬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向企業詳細解讀了我國對進境食用水生動物的監管要求,指導企業進行收貨人備案。在企業辦理檢疫許可過程中及時跟進,讓企業在最短時間內獲得審批,確保該批貨物順利進境。
3日,裝載著2噸鮮活扇貝的俄羅斯小型貨車從俄方出發,歷時3個多小時,在10時許駛入綏芬河公路口岸。記者在現場看到,這批鮮活扇貝是裝在保溫箱裡,個頭較國內扇貝要大,且肉質肥嫩,每個重量在100到150克。貨車進境後,綏芬河市聯檢部門通力合作,開闢綠色通道,確保首批進口的俄羅斯食用水生動物第一時間放行。隨後被運往該市首個水生動物進口查驗場所,檢驗檢疫人員現場查驗了這批貨物的貨證、包裝和標簽等,還通過純淨水檢驗了貝類閉殼肌收縮情況。與此同時,采樣送到實驗室檢測。檢測通過後,這批貨物將被發往大連、廣州、深圳等地。
對於首次進口俄羅斯食用水生動物,綏芬河綠地經貿有限公司負責人徐玉嵩表示,以前一直是從琿春進口一些俄羅斯的海鮮,每次進口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及各方面的費用。現在家門口就可以進口俄羅斯鮮活海鮮,對企業來說降低了成本。目前,公司已經和俄方的公司簽訂了500噸的俄羅斯食用水生物進口合同,近期將再進口5噸貨物,希望水生動物進口成為常態。
綏芬河作為連接東北亞的『黃金樞紐』和龍江陸海絲綢經濟帶的節點城市,具有獨特的交通優勢和地緣優勢。獲准進境食用水生動物後,將進一步增強其口岸綜合競爭力。綏芬河市商務局副局長鞏建伯認為,這次進口俄羅斯鮮活海鮮,翻開了百年口岸發展的新篇章,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企業利用口岸優勢和政策進口俄羅斯海鮮。進口俄羅斯海鮮,不僅在貿易種類上增加了新品種,在貿易結構調整上,還將吸引更多的海產品加工企業落戶,推動綏芬河市對外經貿向更高層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