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稀罕事兒
搜 索
冰城95後男孩玩轉航拍"秒現"城市魅影 航拍青島上了央視《新聞聯播》
2017-03-19 07:06:00 來源:生活報  作者:宋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3月19日訊 3月4日,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的最後,一段一分鍾的短片讓觀眾備感溫暖,這段名為《春天的中國》的短片用航拍的方式傳遞了祖國春天的氣息,其中,十幾秒的青島美景讓人印象深刻。你一定想不到,這部航拍作品是哈爾濱理工大學榮成學院藝術系大三學生王嘉熠與金策共同完成的。作為地道的哈爾濱小伙兒,王嘉熠不僅是個『無人機迷』,也是個『航拍控』,就在拍攝這段青島短片的一個月前,寒假在家的王嘉熠就曾航拍了一段哈爾濱『老江橋』的短片,並將其上傳到微博,沒過多久,網絡點擊量就超過5萬……

  用鏡頭記錄城市美景

  15日上午,當記者電話聯系到王嘉熠時,他剛上完專業課,采訪伊始,記者聽得出,電話那邊的王嘉熠還有些拘謹,但是一聊到航拍,王嘉熠就略顯興奮,打開了話匣子。

  玩航拍,對於就讀數字媒體與藝術專業的王嘉熠來說,是專業與興趣的完美結合。『我可以在航拍中感受一切美的東西,也很享受航拍所帶來的那種技術上的刺激。』

  說起航拍青島這部作品,王嘉熠告訴記者,他並沒想到影響會這麼大,還上了央視《新聞聯播》。『我拍攝的初衷很簡單,就是想用鏡頭記錄下這座城市獨特的魅力,給自己留一個紀念。』王嘉熠說,今年開學前,他提前一周離開家,來到青島找大學室友金策,打算共同完成一部名為『青島游記『的航拍作品。

  網上點擊量當天就達數萬

  雖然已經是第二次來青島,王嘉熠還是被這裡的美景所吸引,他要用一種與眾不同的方式留住每一個精彩瞬間。棧橋、天主教堂、郵輪母港、五四廣場,這些具有標志性的地方都能看到他們兩人的身影。

  一架無人機、一部電腦、一部單反相機、一部延時攝影相機,這就是王嘉熠玩航拍的全部家當。由於航拍對技術的要求很高,每到一個地點,王嘉熠都要事先對所拍區域做好構圖。無人機在什麼位置起飛、飛行高度是多少、飛行距離有多遠……這些都是王嘉熠需要仔細計算和考量的,可以說,無人機的每一次起降都是一門學問。

  『如果你覺得畫面中的俯拍很震撼,那是因為只有在高處纔能拍出那樣的效果。』王嘉熠說,為了拍出城市建築高聳入雲的感覺,他們常常要到附近的高層建築物上拍攝,『說不害怕那是假的,但是當你看到無人機傳回來的精彩畫面時,感覺一切都值了。』

  為了拍攝出最理想的作品,王嘉熠和金策一周內跑遍了青島十多個地方取景。最令他震撼的還是青島奧帆基地上空的一組畫面,整個基地在藍色大海的映襯下散發著一種迷人的韻味,一只只帆船猶如一個個音符譜寫著大海的樂章。『這跟在岸上或海上看到的感覺,絕對不一樣。』王嘉熠說,自己很享受其中。

  回到學校後,王嘉熠利用課餘時間,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協助下,將作品進行多次編輯、修改,最終將『青島游記』於2月28日發布在航拍網站上,當天點擊量就達到上萬,發布的微博瀏覽量超過5萬,被青島電視臺發現後進行播放,3月4日這部作品中的片段又被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的《春天的中國》采播。

  零下三十多攝氏度拍攝冰城百年江橋

  俯矙寒冬的松花江猶如一幅優美的畫卷:一道道冰凌勾勒出的線條將哈爾濱這條母親河顯得更加壯美,藍天、白雪、晶瑩剔透的冰面,這種毫不掩飾的美使人被大自然的美景所折服;江面上那座百年江橋正以它自己的方式訴說著一座城市的歷史……

  這段名為『軌跡』的航拍作品,雖然只有短短的150秒,卻讓人深深地愛上了哈爾濱這座城市。『很多人沒俯矙過「老江橋」的樣子,所以我想要將它航拍下來,展示給大家。』王嘉熠稱。

  想法是可行的,但是王嘉熠在實際拍攝中遇到了難題,無人機的工作溫度在零攝氏度至三十攝氏度之間,而冬天的哈爾濱氣溫是零下三十多攝氏度,並不適合無人機開展工作。但王嘉熠沒有因此放棄,『只要找到辦法,一切困難還是可以克服的。』

  寒冬裡,電池不耐用是首要問題,為此,他提前將電池在自己的懷裡焐25分鍾,並隨身攜帶著一個專業充電器給電池充電。為了保證無人機的安全使用,無人機往往是剛起飛拍攝兩至三分鍾就要下來焐熱,然後再起飛工作,就這樣如此反復,原本半個小時可以走完一趟的『老江橋』,王嘉熠足足用了一天。哪個畫面拍的不完美就重新拍,哪個角度找的不准確就要從頭找……一天中,王嘉熠的臉凍紅了,為了調試機器手凍得不聽使喚。回到家後,他顧不上休息,馬上打開電腦進行編輯、修改。

  拍攝近10小時的片子,在王嘉熠的手中最終成為了一件一百多秒的『藝術品』,王嘉熠表示很欣慰和滿足。他把這件名為『軌跡』的作品上傳到微博後,沒過多久,點擊量就已經超過五萬,這對王嘉熠來說是莫大的鼓勵。

  媽媽的支持讓自己『玩』出水准

  『我喜歡自由,最大的愛好就是出去走。』王嘉熠笑著表示,自己不是一個『宅男』,與那些喜歡在寢室或在家打游戲的同學相比,他的生活要更『動』一些。

  王嘉熠最愛看的一檔電視節目是《航拍中國》,他認為那裡面的地點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但呈現出的畫面卻是震撼無比的。『這就是航拍的魅力。』王嘉熠在大一時,就迷上了無人機,經常跟朋友一起研究航拍。他的第一件航拍作品是拍攝校園,當看到自己平日生活的校園還能有如此不一樣的景色時,王嘉熠的內心被觸動了,『一定要擁有一架屬於自己的無人機。』每到業餘時間,王嘉熠都會翻看各種有關航拍的資料,遇到不懂的技術問題就去問老師,他說,無論是前期准備還是後期制作,老師都給了他很大的幫助。

  在媽媽苗女士的眼中,兒子喜歡這些『高科技』由來已久。苗女士告訴記者,王嘉熠從小就癡迷於電子產品,看到電子產品就要動手去拆,因為這樣,她都把家裡的電子產品藏起來了,不讓王嘉熠找到,怕他搞破壞。但是即便如此,苗女士還是非常支持兒子玩航拍。

  去年暑假,王嘉熠跟媽媽商量,打算用壓歲錢買一架無人機,這樣就可以自由地玩航拍了。當時,無人機的預售價格是8千元,這對於工薪階層的苗女士一家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但苗女士並沒有反對。去年10月,新款無人機剛上市,苗女士就為兒子買了一架。

  目前,王嘉熠已經拍攝了五、六部航拍作品,但涉及的城市並不多,因此,王嘉熠說今後打算多出去走走,把全國的省會城市都航拍一遍,發現更多的美。對於自己未來的打算,王嘉熠表示要繼續讀研深造,學習更多的知識後,拍攝出更多美的作品。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