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2日訊 日前,記者從市人民醫院兒科了解到,進入3月份以來,兒科感冒小患者比前階段略有增多。孩子感冒發燒,家長應該如何應對?3月14日,記者針對此事采訪了兒科相關的專家。
『孩子一生病,全家都著急上火,還不如讓我替她病了呢!』采訪中,家長吳女士的一句話,仿佛道出了很多寶爸寶媽的心聲。
尤其是對於小不點的孩子來說,如果還不能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究竟哪裡難受,而只會哭鬧,那麼,家長就更擔懮甚至崩潰了。采訪中,一位寶媽對記者說,她16個月大的孩子感冒了,發燒竟然達到了40.4℃,把她嚇得六神無主,趕緊抱孩子趕到了醫院。
對此,市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趙振河表示,首先,應該讓大部分家長走出這樣一個誤區:體溫40.4℃和38.5℃的孩子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從某種角度來說,發燒40.4℃的孩子機體免疫力更高些,所以反應會更大。
但是,如果是特別小的嬰兒,就要密切關注孩子的體溫了,必要時及時就醫。此外,孩子發燒後的狀態也非常重要,如果並不影響其吃、睡、玩,那麼,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就好。如果即便孩子並沒有高燒,也出現了精神萎靡等狀態時,就一定要及時就醫了。
趙振河告訴記者,現在雖然感冒的孩子略有增多,但還不及春節前那段時間。那時夜診幾乎每天晚上都要接診一百六七十個孩子,現在夜診每天接診六七十個患者。
他進一步分析原因說,這主要是由於氣溫逐漸昇高,空氣中的細菌微生物等也開始活躍起來,加上3月份孩子們陸續開學了,增加了交叉感染的幾率。不過無需過分擔心,少帶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場所。另外,要清淡飲食。
那麼,孩子發燒要如何處置呢?兒科專家是這樣建議的:小兒的正常體溫是36℃-37℃(腋下),如果孩子發燒,應讓他臥床休息,多喝開水,體溫超過38.5℃時,可以進行物理降溫,如毛巾濕敷、頭枕冷水袋等,不可盲目服退燒藥。
寶寶發燒了,父母不必大驚小怪,也不要掉以輕心,導致病情不可收拾。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先給孩子降溫。
1.保持家中的空氣流通。若家有冷氣,維持房間溫度在25℃-27℃之間,可將幼兒置於冷氣房中或以電扇繞轉著吹,使體溫慢慢下降。如此,幼兒也會感覺舒服一些。但如果孩子四肢冰涼又猛打寒戰,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
2.脫掉過多衣物。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衣物。
3.溫水拭浴。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用溫水毛巾37℃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寶寶的血管擴張,將體內熱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
4.睡冰枕。有助於散熱,但對較小的幼兒並不建議使用。因幼兒不易轉動身體,使用冰枕易造成孩子局部過冷或致體溫過低。使用退熱貼也可以,退熱貼的膠狀物質中的水分汽化時可以將熱量帶走,不會出現過分冷卻的情況。
5.多喝水。以助發汗,並防止脫水。
6.使用退燒藥,當嬰幼兒中心溫度(肛溫或耳溫)超過38.5℃時,可以適度使用退燒藥水或栓劑。
總之,寶寶發燒時,父母不必緊張,觀察寶寶的活動力,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必要時適度退燒,體溫多半可降下來,隨後再帶寶寶就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