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7日訊 近年來,黑河林業部門堅持『生態發展、綠色崛起』,確定了建設山清水秀、宜居宜業的生態黑河、美麗黑河的發展目標。特別是2016年,我市林業部門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系列講話和市委『學講話、謀振興、闖新路』精神,漂亮地打贏了保護森林資源、綠化黑河大地、發展林產經濟、加快國有林場改革、推進『互聯網+林業』五個硬仗,實現了對俄合作成果轉化、生態基礎設施建設和隊伍服務效能的不斷加強。
資源保護顯成效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強化資源保護,大力實施『黑河藍』保護工程。森林防火、濕地清理、打擊犯罪等工作成效顯著。全年森防投入資金6700萬元,出動人員13682人次,租用飛機25架次,在重點火險區內,設立瞭望塔121座,防火檢查站112個,森林火災受害率降低到0.02?,實現了連續21個防期沒有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的歷史性突破。積極爭取資金,建成黑河首個縣級森林防火視頻監控系統,實現了傳統森防管理向現代信息化管理的跨越式轉變。穩步推進北部重點林區撲火能力建設、嫩江航站機場改擴建三期和黑龍江黑河森林生態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黑河航站機場、市直屬林場防火公路維修、頭道嶺林場農村一事一議公益事業基礎設施改造等工程建設。成立打擊毀林、毀濕專項工作組,持續開展打擊毀林、毀濕開墾、捕獵野生動物等違法行為。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共辦理各類涉林案件200起,處罰60.5萬元,案件數較去年同期下降15%。全年累計環志鳥類5479只,查處破壞野生動物違法行為15起,處理海關走私案件兩起。救護國家Ⅰ級、Ⅱ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白枕鶴、紅隼等43只。歷時三年完成了全市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建立了黑河林業有害生物名錄。
生態修復結碩果實施生態修復工程,啟動綠化黑河大地行動,造林綠化、森林經營、保護區建設等工作碩果累累。全年投入資金3000萬元,完成造林綠化20.43萬畝,建立義務植樹基地29個,綠化村屯120個,超額完成省下達的造林任務。穩步實施『一退三還』,完成退耕還林還濕8萬畝,森林覆蓋率由47.6%提高到48.2%。同時,積極做好天然商品林停伐管護經營,全市現有680萬畝天然商品林納入停伐管護范圍,佔全市天然商品林面積94.2%,年可獲補償資金5443.07萬元。綠化大苗和經濟苗木生產比例不斷提高,良種結構得以優化。全市育苗面積1.2萬畝,可供造林綠化苗木1.3億株,為黑河生態林業建設提供了質量優良、品質齊全的苗木保障。小漿果種質資源庫被評為省級和國家級種質資源保存庫。全市有3個國有苗圃被確定為省級保障性苗圃,有6個種苗管理站被列為省級種質資源監測能力體系建設單位。自然保護區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公別拉河省級自然保護區成功晉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此我市已建成15處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面積達到82萬公頃。與俄阿州野生動物保護調節局推進跨境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保護、鳥類環志等方面的合作,完成了乾岔子保護區面積擴大、坤河濕地公園晉昇國家級等工作,實現了與阿穆爾州、穆拉維夫保護區的地理對接。 林業發展添活力過去一年,市林業部門咬住林產經濟不放松,全市林業總產值實現46.59億元,較上一年度增長15.1%。重點打造小漿果栽植(野生漿果保護)、北藥保護種植、森林綠色食品生產、優質種苗繁育、林下特色養殖五大基地。全市林業苗圃發展到80多個,苗木生產能力穩定在3億株。不斷深化對俄合作,堅持以中俄林業科技合作園區為平臺,積極開展引智引種、實驗馴化、繁育轉化等工作。園區新培育各類苗木370萬株,被省科協授予全省科普教育基地稱號。黑龍江省長樂山大果沙棘有限公司晉昇為國家級林業龍頭企業,北安市北源野生藍莓精深加工被評為省級龍頭企業。大力開發以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為載體的森林生態旅游產業,年接待游客22萬多人次,綜合收入近億元。引導和鼓勵成立林業專業合作組織,全市現有林業專業合作組織51家,年經營收入達2100萬元。愛輝區三禾漿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等4家合作社被授予首批省級林業合作示范社。同時,把產業發展與國有林場改革政策及職工安置創業有機結合,在政策、資金和基礎設施等方面給予職工大力扶持,鼓勵管護人員發展特色養殖,參與試車、旅游等產業項目,提高了職工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