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貨車正在通過饒河口岸。
黑龍江日報3月28日訊 『我們的海關緝私基地查驗監管庫項目去年秋天投入使用。』饒河縣口岸辦負責人說,饒河口岸的通關保障能力進一步提昇,進出口貨物便捷,實現高效通關。
口岸貨檢通道是口岸實現客貨查驗分離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總投資3500萬元,佔地面積6.75公頃。貨檢通道啟用後,饒河口岸實現了客貨分流,通關與查驗分流,出入境通道功能設置更合理、更順暢,環境更優越,年過貨能力由100萬噸提高到200萬噸,過客能力由20萬人次提高到50萬人次。
饒河口岸是1989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一類客貨運輸口岸,1993年9月正式開放,全年四季通關,是雙鴨山地區唯一的對外開放口岸。與俄方波克洛夫卡口岸相距僅760米,是運輸鮮活農副產品、機械設備、輕紡產品、家用電器、生活日用品和其它深加工產品的理想通道。
近年來,饒河縣積極搶抓列入對俄開放開發前沿地區和全省加快『一帶一路』發展的有利契機,不斷深化中俄雙邊兩地經貿合作。
全面促進雙邊在國際物流、跨境旅游、文化藝術、教育科技等方面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全力推進饒河口岸通關環境、經貿主體、出口基地、合作領域、市場建設『五個昇級』,外經貿產業得到快速發展。
在不斷加強口岸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饒河縣委縣政府也高度重視口岸通關環境建設,出臺多項優化口岸通關和促進旅游、外經貿發展優惠政策,開闢了口岸鮮活產品通關『綠色通道』,降低和減免通關費用,協調口岸聯檢、外匯、稅務等相關部門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
2013年以來,饒河口岸先後通過了國家口岸衛生核心能力建設考核,取得口岸落地簽證、異地辦證辦理權、冰鮮水產品、糧食進口指定口岸資質,獲得了對俄肉類進出口的資質,成為全省僅有的兩家對俄肉類出口指定口岸之一,並於2015年6月首次對俄出口豬肉。
不斷拓寬的口岸准入資質極大地發揮了饒河運距短、環境優、功能完善的優勢,促進果蔬、肉類出口和蜂蜜進口、糧食回購、鐵精粉、深海魚加工等實體項目的發展,加快構建對俄開放、開發新格局。
而今,隨著對俄經貿戰略昇級的穩步推進,饒河縣又大力建設以自由貿易為主體的互市貿易區,正成為中俄雙方合作新的載體。
饒河縣中俄互市貿易區的開通,作為口岸的有力延伸,有利於充分利用優越的通關環境和互貿區政策,促進該縣對外貿易發展。
饒河縣中俄互市貿易區是集商貿服務、生產加工、旅游購物、商品展示、經貿洽談等多功能於一體的跨境綜合經濟區。該項目總投資6000萬元,佔地面積14147平方米,建築面積12714平方米,主要建設商品交易大廳、客檢貨檢區、監管庫、冷庫、商服及相關附屬設施。
記者在互市貿易區看到,商品交易大廳內,絡繹不絕的顧客們正推著購物車采購乳品、飲料、蜂產品、面粉類等日用生活品。據介紹,非饒河縣轄區戶口公民可在互市貿易區管理委員會辦理旅游證,憑旅游證進入互市貿易區購買免稅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