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8日訊(記者 雷蕾) 黑龍江墾區寶泉嶺農場的40多戶玉米種植戶在2012年秋收時,本以為盼來的會是大豐收,可沒想到卻連種地成本都沒收回來,總損失高達733萬餘元。而造成這一嚴重後果的起因都是因為他們用了所謂的『高產品牌種子』。近日,本網記者采訪了偵辦此起特大銷售假種子案的寶泉嶺農墾公安局,揭開了這萬畝莊稼受害之謎。

假德美亞3號種子種出的玉米。
『高產種子』卻讓農戶賠慘了
2012年春耕前期,寶泉嶺地區墾豐種業集團的『德美亞3號』玉米種子非常緊俏,農民們都知道,種下這個品牌的種子就意味著年底的大豐收。也因此,『德美亞3號』玉米種子從每斤10多元的價格被炒到了60元。很多農戶聽說種糧大戶李寶豐通過關系買到了『德美亞3號』,就都找到他,以每斤28元的價格買到了種子。
秋天,李寶豐等人的玉米還處在灌漿晚期不能收割,個別種植戶擔心下雪勉強收割時發現,玉米的產量和質量都明顯低於當地的德美亞3號。而轉過年再收,玉米粒與玉米棒之間變霉,產出的玉米根本不能當成商品糧銷售。很多人找李寶豐要說法,而種植面積最大的李寶豐也是欲哭無淚,委屈地說自己是最大的受害者。
寶泉嶺農墾公安局接到農戶報警後立即組成專案組。經查,遭受損失的農戶一共42家,種植總面積722.5?(10837.5畝),損失高達733.2154萬元。警方根據農戶提供的種子樣本調查發現,農戶手中的所謂『德美亞3號』種子根本就是假的。

假種子致莊稼受害。
『農業專家』采購回假種子賣給農戶
警方馬上找到李寶豐了解情況,李寶豐說當時眼見著『德美亞3號』種子身價飛漲,想借此賺一把,就聯系到黑龍江某農科院的劉剛,讓他幫聯系外地市場有沒有便宜一點的散裝德美亞3號玉米種子。
2013年3月31日,警方在長春白城將劉剛抓獲。劉剛交代,他通過朋友聯系到吉林省某農科院的陳奇,陳奇滿口答應說能弄到『德美亞3號』。於是陳奇伙同妹夫王林布了騙局。劉剛從陳奇手裡以每斤10元左右的價格購買了種子,隨後以每斤18元的價格賣給了李寶豐。
4月1日,外逃多日的陳奇在長春機場被寶泉嶺警方查獲。原來,得知李寶豐願意花高價購買『德美亞3號』玉米種子,陳奇立即與在長春市農科院種子銷售大廳賣種子的妹夫王林提前設好了局來欺騙劉剛。二人從遼寧、甘肅兩個種子繁育基地以每斤4元左右的價格買進了4萬多斤未經審定,無名稱的種子偽裝成『德美亞3號』。而身為農業專家的劉剛,受利益驅動,根本沒有進行進一步檢驗,就直接將種子賣給了李寶豐,結果造成了眾多農戶的重大損失。

假種子種出的玉米。
2014年9月3日,寶泉嶺農墾法院依法做出判決:因犯銷售偽劣種子罪判處主犯陳奇和王林有期徒刑12年和有期徒刑10年,分別判處罰金40萬元,劉剛、李寶豐等人因犯非法經營罪也得到了相應的法律制裁和處罰。劉剛、李寶豐等人對受害人的經濟損失進行部分賠償,主犯陳奇和王林分文未賠,並且不服判決上訴,2016年5月13日,黑龍江省農墾中級法院依法駁回兩人上訴,維持原判。
警方提醒,購買種子一定要通過獲得經營許可的正規種子公司購買,並留好相關購買合同,以免被騙。同時也呼吁種子管理部門加強種子市場的監管查處力度,不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文中人物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