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20日訊 記者19日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獲悉,18日23時11分,由哈爾濱工業大學學生微納衛星團隊自主研發的第二顆衛星『紫丁香一號』和參與國際QB50工程的其它27顆立方體衛星一起,作為定期運往國際空間站的貨物,裝載在『天鵝座』貨運飛船『約翰·格倫』號中,搭乘美國『宇宙神-5』火箭,從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發射昇空。

圖為參與設計與研發『紫丁香一號』科學試驗立方體衛星的部分骨乾學生來到學校航天館慶祝發射成功。
『紫丁香一號』是哈工大學生自主研發的科學試驗立方體衛星,重約2千克,屬於標准的2U結構。衛星搭載了離子與中性粒子質譜儀、業餘無線電轉發器、低分辨率CMOS相機3個有效載荷,用於開展大氣低熱層組成研究、業餘無線電轉發通信與空間攝影任務。據悉,『約翰·格倫』號飛船將在22日與國際空間站完成對接。『紫丁香一號』計劃在對接3個月後,通過空間站機械臂釋放入軌。
有別於以往由教師研制的小衛星,哈工大『紫丁香一號』『紫丁香二號』系列納衛星是為了培養新一代復合型優秀航天人纔所做的創新與嘗試。學校通過組建學生微納衛星研發團隊,支持學生自主設計、研制、管控衛星,使學生獲得最大歷練,同時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做出有益嘗試。
團隊累計吸納了100多名哈工大學子參與設計與研發,凝聚了航空宇航、力學、計算機、控制、機械、通信、電氣、熱能、化工等9個學科的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是一支學科交叉研制隊伍。此次『紫丁香一號』主要匯聚13名骨乾學生。
據了解,哈工大學生微納衛星團隊集體與個人先後獲得『小平科技創新團隊』『第十四屆挑戰杯一等獎』『全國優秀大學生提名獎』等榮譽。目前,團隊正在承擔第三顆衛星——中俄工科聯盟支持的阿斯圖納衛星設計與研制任務。
據介紹,為確保團隊可持續發展,哈工大在『雙一流』建設中,還專門規劃打造了全國首個學生納衛星研制工場,支持與鼓勵校內外學生實現與衛星任務相關器件、單機、部件、系統、整星等各個不同層次的創新與實踐。工場初期可支持40人/年學生創新任務,後續規劃至100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