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22年年均下礦采煤350天 記龍煤雞西礦業公司杏花煤礦采煤段136采煤隊班組長廖永來
2017-04-23 08:55:0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孫佳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4月23日訊 在龍煤雞西礦業公司杏花煤礦,說起采煤段136采煤隊班組長廖永來,同事們都交口稱贊。2009年,杏花礦告別普采設備,小班翻打206根單體柱的『杏花速度』由他創造。有人給他統計過一組數字:按一年365天計算,我國公民正常的年均工作日是250天,而廖永來自1995年參加工作至今,一直值守在采煤工作面,年均出勤350天。22年初心不改,廖永來讓作業服的藏藍色更深邃。

  為提高生產效率,2009年,136隊由普采變為綜采生產方式,一字之變,就要淘汰翻打工藝,雖然勞動強度有所下降,但技術含量更高了,廖永來能否適應新的生產工藝?他給自己加壓,努力學習業務,很快掌握了綜采的基礎知識和支架的各種操作技能。對別人處理不好的支架跑偏、下滑、壓架子等難題,他主動幫助處理,直到符合規定標准。難怪礦、段兩級領導乾部們都說:『只要有廖永來在,就是一百個放心。』

  同年,為了提昇全礦綜采員工素質,礦裡進行全員脫產培訓,廖永來抓緊時間如飢似渴地學習,並鼓勵其他學員掌握新知識、學習安全技能。在他的帶動下,同期的學員都取得了良好以上的成績,他本人也成為了優秀學員。同年12月份,在礦民主測評班組長中,他以小班滿票通過。當上小班班長的廖永來,工作中,從采煤機位置到溜子、皮帶各處,哪裡有故障,他就出現在哪裡,幫助伙計們解決棘手問題。

  一個小班班長,從職級上看,簡直不能算『官兒』,但從安全生產角度講,他卻是礦安全生產的第一道關口、第一名責任者。遇到地質條件復雜的工作面,他總是說:『我是班長經驗多,我咋乾,你們咋乾。』

  『一起下坑、一起出力、一起流汗的伙計們親得就像一家人,家人有事,一定幫忙。』這是廖永來常說的一句話,深深表達了他對工友之情的看重。廖永來家庭並不富裕,由於經濟原因,他一直沒有把遠在江蘇連雲港的父母接到雞西市。雖然自己生活拮據,可他還是熱心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誰有難處找他,他絕不會袖手旁觀,一定伸出援助之手。在一次捐助活動中,有些工友有怨言,他開導說:『眾人拾柴火焰高,誰還沒有個為難事。假如事情發生在你身上,我們該怎麼做呢?』他還把自己捐款標准定在最高額,在他的帶動下,大家踴躍捐款。

  22年來,廖永來將自身的年富力強、鐵漢柔情統統化作了汗水,流在了千尺井下,浸透了藏藍色的作業服。杏花礦的功勞簿上記載著,他獲得過黑龍江省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十多個光榮稱號。

責任編輯:王艷

【專題】蓄力新征程 喜迎黨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