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24日訊 她曾經是一名被傷痛撞碎夢想的短道速滑健將,但始終沒有放棄執著奮斗的信念,把冰場上摔打出來的經驗,化作托舉起一個又一個少兒冬奧速滑冠軍的天梯,她就是七臺河市少兒短道速滑業餘體校副校長、高級教練員趙小兵。
作為速滑教練員,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找人纔,要想培養出金牌運動員就必須從選苗開始,運動員的天賦和潛質是未來創造佳績的基礎。可是,要想選到一棵速滑競技的好苗子談何容易!為了選好苗子,趙小兵夏頂烈日、冬冒風雪,走鄉鎮、訪村屯是常有的事兒。不僅要跑遍全市大大小小的學校,更要到偏遠的農村去選那些能吃苦耐勞、有運動潛質的孩子。為了選苗,她搭乘過拖拉機、馬車、貨車,也獨自騎過摩托車、自行車,甚至步行十幾裡山路。被狗追咬、遭人劫的情況也曾有發生。
每年選苗,就如同大海撈針一樣難,要從成千上萬孩子中進行篩選,即使選出幾十個身體條件比較好、具有培養潛力的好苗子,最後真正能成為短道速滑隊員的也寥寥無幾。但作為一名教練員,每當她發現特殊的好苗子時,心中就會湧起無比的欣喜,家長不同意她就一次次登門做思想工作。被誤解、遭冷遇、看白眼是經常的事,但趙小兵堅持不放棄,有的家長就是被她這種執著精神所打動,同意孩子練滑冰的。徐愛麗就是其中的一例,2012年她在世界首屆青奧會上獲得冠軍,為祖國和家鄉贏得了榮譽。
為了使隊員能更快更熟練地掌握冰上技術,每年冬天當其他人還沈浸在甜蜜夢鄉的時候,凌晨四點鍾趙小兵就要走一段漆黑漫長的路去冰場訓練。每天都要在零下30多度的冰場上站四個多小時。由於運動員年齡小接受能力差,有時候簡單的技術動作都要進行十幾二十遍的講解和示范,直到隊員學會為止。刺骨的寒風凍哭了孩子們,同時也把站在冰場上的她給凍透了,但不畏艱難、拼搏向上的體育人精神激勵著她同嚴寒做斗爭,再苦再累也無所畏懼。
多年超負荷的勞累工作,趙小兵患上了嚴重的風濕病、關節炎。去年,訓練中給學生做示范時,她的腳嚴重受傷,疼痛難忍,根本不能行走。醫生告訴她必須休息一個月,否則,會重復受傷的。可是,為了使孩子們的訓練不受影響,她每天讓愛人開車把她送到訓練場,堅持帶隊訓練。即使坐著,腳也會特別疼痛,於是,每堂訓練課她都會趴在墊子上指導隊員,從未影響一節訓練課。她說:『培養冠軍是我一生追求的夢想,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執教28年,她把自己的生命和短道速滑項目以及她的隊員們融入到一起,在這個充滿挑戰的事業中付出艱辛、播種希望,圓夢於五星紅旗昇起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