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主線林區改革穩步推進
自國有林區改革工作啟動以來,大興安嶺地區緊密結合林區實際,牢牢抓住重點國有林區改革這一主線,強力推動全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形成和推出改革成果及舉措112個,制定出臺相關方案、辦法和意見等43個,貫徹執行上級改革文件51個,切實把改革創新貫穿於生態建設、經濟轉型、民生改善等各環節各領域,為助推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增添了動力、釋放了活力。目前,2016年初確定的210項改革任務全面落實。
他們制定出臺了《大興安嶺地區重點國有林區改革推進方案》,成立了重點國有林區改革領導小組和8個改革專項推進工作組,《林業集團公司所屬林業局職工轉崗分流安置的指導意見》、《大興安嶺國有林管理局機構組建方案》和《加格達奇林業局改革實施方案》等8個子方案已形成初稿,為有序推進國有林區改革奠定了基礎。管護區劃調整全面推開,新增管護區29個,開闢了職工轉崗安置的新渠道,有效緩解了職工轉崗分流壓力。將木材經銷處整體轉為碳匯資源管理部,林產工業處掛全民創業辦牌子,組建了地區不動產登記中心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啟動了5個駐外機構改革,撤銷了大連、秦皇島、深圳3個駐外辦事機構,人員編制統一收回地區管理。科學調整了政府采購職責、配套監督管理措施和財政資金審批撥付程序,進一步建立明晰高效的財政支出責任體系,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積極推進『放、管、服』改革,地本級累計取消無謂的證明、手續120項,最大限度地精簡了各類不合法、不合理、不必要的證明、手續。

大興安嶺交通便利,機場每天有多次航班進出。
彰顯區位優勢融入『一帶一路』
大興安嶺地區地處祖國金雞之冠,大興安嶺與俄羅斯邊境線長786公裡,佔全省邊境線總裡程的26%,擁有兩個口岸和一個臨時過貨通道,輻射俄羅斯外貝加爾邊疆區和阿穆爾州兩個地區。呼瑪口岸是『一縣對三市』,即馬格達加奇市、施馬諾夫斯克市、斯沃博德內市,俄羅斯的這些城市都坐落在西伯利亞大鐵路乾線上,鐵路、公路發達,交通便利。漠河口岸『一縣對兩州』,不僅可以輻射到阿穆爾和赤塔兩個州,甚至可以影響到整個遠東經濟區,兩個口岸的經濟輻射面積超過400萬平方公裡。俄外貝加爾邊疆區和阿穆爾州木材蓄積量達65億立方米,佔全俄總量的8%以上,礦產資源豐富至極,有俄羅斯最大的烏拉坎銅礦群,煤炭、鐵、石油、天然氣、黃金等資源也很豐富。
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為大興安嶺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為此,他們圍繞『一軸兩環四通道』經濟發展布局,以暢通對俄遠東地區的國際大通道為重點,加快與俄遠東地區陸海聯運合作,完善對俄公路通道和區域鐵路網,使林區由神經末梢變為歐亞國際大通道的橋頭堡和全國對俄進出口的商品集散地和樞紐站;推進大興安嶺至阿穆爾州、外貝加爾邊疆區、烏沙闊沃運輸走廊建設,打造向俄遠東開放的重要窗口;促進通道沿線外向型產業集聚,加強人文紐帶聯系,推動對俄由經貿合作為主向森林資源、礦產資源、旅游資源開發合作轉變,推進中俄毗鄰地區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把大興安嶺打造成中俄發展合作的前沿區。
近年來,大興安嶺與阿穆爾和外貝加爾邊疆區地區通過森林資源和礦產資源開發,與俄羅斯建立了融洽的合作關系,地區間不斷加強政府、經貿、文化等的交流與合作對俄經貿合作由最初少量進出口面粉、廢舊鋼鐵和木材,進而進出口大宗原油、木材、貨物,現漠河口岸已成為全省過貨量最大的能源戰略通道,累計輸運原油9000萬噸,全區境外采伐累計生產木材636.2萬立方米,加工板材71.2萬立方米,累計出境員工近2萬人次,出境設備900餘臺套。
通道建設如火如荼。公路、鐵路、航空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緊鑼密鼓的推進中,加阿公路已竣工通車,哈爾濱至漠河實現『夕發朝至』,齊齊哈爾至富裕段鐵路、龍江第一灣公路等項目均已開工建設,瓦拉乾至西林吉公路辦結了前期手續,正在著手施工准備。洛古河大橋、韓呼黑鐵路、古洛鐵路二期工程及漠河口岸恢復開通相關工作也都在加緊推進中。
園區建設效能集聚。在加強對俄貿易大通道建設的同時,對俄重點項目和園區建設也『漸入佳境』,對俄貿易園區已累計引進入園項目60個,投產和試生產項目32個,在建項目28個,2016年實現產值3.76億元安置就業2548人。合作區對林區經濟的帶動作用愈加突顯,已成為擴大就業、轉移就業的重要載體,為全區對俄貿易合作昇級築牢了基礎。阿瑪紮爾『林漿一體化項目』,作為對俄投資最大項目,目前項目已完成投資30億元。(圖片均由大興安嶺地委外宣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