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哈爾濱發力《中國制造2025》 實施『367111』行動全力建設『制造強市』
2017-04-30 14:59:27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產業主攻方向鎖定三大板塊

  為有效對接《中國制造2025》,實現哈爾濱制造業轉型昇級,《中國制造2025哈爾濱行動計劃》瞄准產業主攻方向,鎖定三大板塊。

  板塊一:著力打造具有較強產業基礎的優勢板塊。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的政策支持,通過國家和省、市三個層面協同推動,對接《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戰略和相關規劃,集聚資源,加速優勢技術產業化進程,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到2020年,形成具有較強產業基礎的優勢板塊,主營收入達2000億元;到2025年,主營收入達3500億元。

  ——航空裝備。努力做強做大航空裝備產業,盡快形成直昇機、公務機、多用途運輸機的整機系列化、規模化設計與制造能力;重點推進直昇機發動機、傳動系統及輔助動力的研制和產業化。

  ——電力裝備。對於火電裝備,將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高效清潔燃煤電站鍋爐』研發基地,自主研發設計並生產制造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清潔高效煤電成套裝備;對於水電裝備,重點突破各類大型先進水電裝備技術,提昇高水頭、大容量、高轉速水電成套設備的設計和制造能力,重點發展各類效率高、結構優化的電機組;對於核電裝備,重點提昇核島及常規島主設備設計、驗證、制造能力。

  ——生物醫藥。將重點發展生物疫苗、新型抗生素藥物,加速重組蛋白藥物、單克隆抗體藥物的開發和產業化,加快多?藥物、血液制品、生化藥品的深度開發。

  ——汽車。以傳統汽車為基礎,以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與汽車零部件產品制造為主要發展方向,建立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形成產業配套體系。

  ——燃氣輪機。充分發揮燃氣輪機產業鏈長、帶動性強的特點,大力培養本地技術加工、零部件生產、原材料供應企業,逐步構建起圍繞燃氣輪機生產的配套產業鏈條。

  ——現代農機裝備。積極發展各類現代農機裝備的關鍵功能部件,培育本地零部件配套企業。

  板塊二:加快壯大依托科技創新引領的新興板塊。推動新興產業繼續保持快速健康發展,依托智能裝備和機器人、增材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海洋船舶裝備、節能環保等產業現有基礎和技術優勢,突破重點領域技術瓶頸,成為帶動哈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到2020年,主營收入達到2000億元左右;到2025年,主營收入達到3000億元左右。

  ——智能裝備和機器人。將大力扶持工業機器人、新型傳感器、智能控制系統、智能儀表等智能裝備企業的研發和生產,以大企業為引領,助力初創企業與大企業合作,引進相關高級專家和專業人士,組建智能裝備及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增材制造。加速3D打印產業發展,促進3D打印技術與傳統技術的深度融合。針對航天航空、汽車等領域需求,通過突破增材制造專用材料,發展增材制造裝備及核心器件,提昇增材制造工藝技術水平。

  ——新材料。加快推進產學研聯合,做大鋁鎂合金、鈦合金等材料,做強新型建築材料、高分子等新興材料,把哈爾濱建設成為產業特色明顯,國內一流的新材料產業基地。並在石墨及石墨烯、鋁鎂新材料、先進復合材料以及鈦合金等重點領域形成突破。

  ——新一代信息技術。把握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和雲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城市建設契機,依托中國雲谷等特色園區,以電子信息制造和大數據產業為核心,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延伸與增長,培育千億元產業集群。

  ——海洋船舶裝備。依托哈工程『三海一核』的研發優勢,做實中輕型及特種型號船舶設計、雙燃料發動機控制和液化天然氣動力總成、導航設備與系統、海洋智能潛水器和動力定位四個板塊。

  ——節能環保。重點發展廢水處理、廢氣治理、資源再生等環境保護專業裝備。

  板塊三:努力發展具有資源稟賦的綠色食品板塊。發揮哈爾濱及周邊區域豐富的農業資源優勢,立足壯大千億級食品工業,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建立綠色食品產業聯盟,努力發展高品質食品、高品質乳制品、高品質畜牧產品,促進食品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發展,打造全國綠色食品加工基地。力爭到2020年形成主營收入3000億元左右的綠色食品板塊,到2025年形成主營收入4500億元左右的綠色食品板塊。

  ——高品質食品。立足哈爾濱市農林資源優勢,堅持品牌化、多元化、系列化發展方向,開發安全、優質、營養、方便的高品質食品,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與昇級。在糧油食品方面,重點發展面向中高端市場的小包裝優質大米、有機米以及面向母嬰等特殊消費群體的專用米,大力發展特等米、免淘米、微量營養強化大米和米制食品,並注重發展新型糙米配料與發芽糙米的生產;在酒與飲料方面,以玉泉方瓶白酒、雙城花園酒等品牌為重點,重點發展優質品牌白酒,擴大哈爾濱白酒在全國白酒行業的影響力;在林特產品方面,充分利用林中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優勢,以林菌、林果、山野菜等為重點發展特色農林產品加工。

  ——高品質乳制品。重點發展高端嬰幼兒配方粉,加快發展液體乳飲料、功能性乳粉、奶油、煉乳、乾酪等產品,構建國內外知名的乳制品產業體系。

  ——高品質畜牧產品。加強對肉牛優質品種的引進改良,擴大基礎母牛繁育規模,提高肉牛品質。廣泛開展畜禽血液、骨組織、髒器等副產品的綜合利用研究,重點發展骨粉、骨油等產品。

  七項行動促昇級激活發展新動能

  『創新引領發展』行動:加快區域制造業創新體系建設,建立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鼓勵參與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網絡建設;推動重點領域核心技術突破,圍繞三大板塊十大產業集群,以龍頭企業為主體,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強研發投入,重點突破一批核心技術;促進組織模式和商業模式創新,鼓勵企業以需求為導向,通過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運用,推動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變,以定制化生產滿足海量市場需求。

  『智能轉型昇級』行動: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鼓勵園區內企業開展智能化轉型,發展智能裝備和產品,建設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提昇試點園區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促進『互聯網+制造業』融合發展,充分發揮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先導作用,加快推進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核心的技術改造,將互聯網技術嵌入傳統產品設計,使產品逐步成為互聯網化的智能終端,促進食品等傳統產業轉型昇級;大力發展智能裝備和產品,加快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等智能制造裝備的研發與產業化,以智能技術、數控技術等提昇傳統裝備,促進裝備制造業向智能化昇級;培育制造業新業態新模式,鼓勵政府與行業龍頭企業合作,共同搭建一批工業大數據平臺和智能制造共性技術平臺,構築以平臺為支橕的新型產業生態體系,增創產業競爭新優勢。

  『綠色制造示范』行動:推動工業綠色發展,以企業為核心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引導企業實施綠色戰略、綠色標准、綠色管理和綠色生產;提昇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鼓勵企業增強綠色精益制造能力,大幅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水平,開展重大資源綜合利用、再制造、低碳技術產業化示范;加強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完善節能環保標准和政策,制定完善綠色工廠等標准,落實國家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等相關政策法規。

  『質量品牌提昇』行動: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技術和方法,鼓勵企業加強生產過程控制,完善檢驗檢測機制;實施品牌培育戰略,開展企業質量品牌建設試點示范,積極推進品牌培育戰略,圍繞增強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擴大市場佔有率,制定品牌發展規劃,建立品牌評價機制。

  『領軍企業和中小企業培育』行動:培育行業領軍企業,開展『扶優扶強』專項行動,集中優勢資源扶持技術水平高、帶動力強的本地企業快速發展壯大,提昇產業帶動能力;加快構建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構建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大力推動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在政策、資金、技術、諮詢服務等多方面為中小企業實現『專精特新』發展提供支持;促進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鼓勵大中小企業之間建立合理的分工協作關系,引導中小企業通過提高加工精度、開發創新產品、延長產業鏈條等為大企業提供協作配套。

  『產業服務配套提昇』行動:提昇產業集群發展水平,依托哈爾濱在生物醫藥、汽車等領域的特色和優勢,推動產業集群智能轉型,提昇產業集群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打造特色產業園區,積極推動3D打印、石墨烯等特色產業園區建設;逐步提昇特色園區服務功能和支橕能力,從生產、銷售、物流、資金、服務等多方面促進園區內各類企業的協同發展,支持園區內企業開展協作配套,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進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引領制造業向價值鏈高端提昇。

  『開放合作拓展』行動:打造跨區域產業合作戰略支點,切實發揮哈爾濱對俄合作橋頭堡的地位作用,不斷深化與俄方在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領域的人纔、技術引進;加強產業對接和招商引資,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對接『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深度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產業分工,打造哈爾濱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推進共建產業園建設,采用『園區與政府』、『園區與園區』等不同主體之間諸如托管、股份合作、產業招商、異地生產統一經營、締結友好園區等多種合作模式推進共建園區建設。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奮力走出黑龍江全面振興發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