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鶴北興產業促轉型奔富裕路
2017-05-11 15:48:4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白寶春 趙輝 馬一梅 崔楊 馬秀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5月11日訊 牢固樹立『創新、開放』理念,解放思想、集聚群智,用務實和擔當搶抓『兩山經濟』戰略發展機遇。鶴北林業局全局上下尋商機、抓項目、建基地、搞加工、建園區、抓培訓,木耳的立體栽培、果蔬的現場采摘、電商的產品營銷、綠色森林食品的深加工……興產業轉型求發展的春潮在鶴北湧動。

  林下經濟蓬勃發展

  突出東部板塊種植養殖經濟產業關聯,發展特色種植養殖產業。他們發揮10萬畝土地潛力,調結構,由『產得好』向『賣得好』轉變。今年,有機大豆、甜玉米、雜糧、紫蘇等特色種植面積將達到6.2萬畝。沙棘、五味子、林下參、刺五加、大榛子等北藥堅果栽植保存面積1800餘畝,力爭三年建成萬畝北藥基地。全局養蜂業、藏香豬、野豬、畜禽、鹿業、冷水魚養殖迅速壯大,千箱養蜂基地4個,藏香豬、森林豬養殖14312頭。

  項目建設落地生根

  集聚強企大項目。與中航國際糧油板塊的二期合作項目竣工入駐,整合了工業園區各方資源,盤活了閑置資產,以混合所有制模式形成了100萬噸糧食倉儲、100萬平方米倉儲物流加工園區。與宜每客商貿集團進行股份合作年產1萬噸瓶裝礦泉水及系列飲品項目已試生產,日產飲品4萬瓶。中興林場以股份合作制經營的中嘉建築石材復工生產,石材、石雕、手工藝品成為綠色礦業資源轉化為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旅游養老集中發力

  搶抓『兩山經濟』制高點,利用林區的資源稟賦,向賣風景、賣服務、賣健康型產業轉變。今年重點打造以鶴北局址為中心的4A級『松林小鎮』景區,聯營原始紅松母樹林生態景區,趙尚志廣場、東北抗聯陳列館、抗聯密營、趙尚志將軍遇難地紅色旅游景區帶,『聯營——青峰』越野賽車道、影視基地、興山要塞森林穿越旅游線路,體驗淘金文化、民俗文化等,大力發展森林生態游、紅色旅游、居家休閑游、森林康養游產業。大力發展養老產業。整合林區教育、醫療、養老資源,在原有養老中心255張床位基礎上,新增養老床位200張。

  創業創新激活新動能

  對全局單位實施半自立、全自立改革,事業單位企業化運營,鼓勵科室、小微企業、個人創業創收,以『雙創』激發新動能新活力。黨員乾部帶頭創業,使全局各單位真正轉起來。尤其是貯木場、汽運處、機修廠亟待轉型單位,通過一年多的『雙創』實踐,全面成功轉型。貯木場開辦養豬場、果蔬采摘園、參與糧食倉儲項目、森林撫育實現了全員就業。機修廠通過代理制造電瓶車、灑水車、清雪車、焊接修理、廢品收購等產業項目。汽運處通過與黑龍江省科學院、吉林農大等科研院所科技創新項目對接合作,成立了黑龍江省興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全局通過『雙創』轉型實踐,新增就業崗位450人,創造收入1000餘萬元。

  全民營銷風生水起

  通過召開營銷動員會、推介會、展示會、電子商務培訓等促進營銷,實施領導乾部帶頭營銷聯系點制度,開展黨員營銷示范區活動,『一個支部就是一個營銷網點,一個黨員就是一個銷售員,一部手機就是一個銷售平臺』,開展電子商務培訓3期共145人次,營造全民營銷文化,推動林產品營銷廣度和維度。建立了350平方米的創客巢、創業孵化園,發揮文化產業孵化園區功能,利用創客中心、創夢空間、眾創、眾投、眾籌創造就業空間,搭建營銷平臺,創收增收。接下來,林業局還將陸續開辦綠色食品銷售大集,林副產品、山野菜、冷水魚銷售大集,加大林產品營銷力度。綠色食品經銷公司通過注冊『林妹妹』森林食品商標品牌,加工包裝,形成了以山野菜、食用菌、堅果等為主的4大系列16個品種。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