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8日訊(記者 周秘)18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黑龍江銀監局強化監管引領,提昇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全省銀行業過剩產能領域信貸餘額較2013年壓降了40%,綠色信貸規模較2013年大幅增長70%。
黑龍江銀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劉曉輝介紹說,黑龍江銀監局緊扣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昇級,引導銀行業信貸投放做到有保有壓、有扶有控。積極落實差異化信貸政策,重點發揮了債權人委員會的關鍵作用,全力支持國企改革發展脫困。在支持傳統產業轉型發展的同時,黑龍江銀監局積極支持綠色生態農業、冰雪旅游、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全省銀行業過剩產能領域信貸餘額較2013年壓降了40%,綠色信貸規模較2013年大幅增長70%。
聚焦現代農業,為龍江爭當『全國農業現代化排頭兵』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加快建立與農業強省相匹配的支農機構體系。2016年,成功推動省內18家農信社順利改制,農商行總數達到38家,改制數量超過過去五年總和;積極加快培育村鎮銀行,2016年推動組建村鎮銀行5家,全省村鎮銀行達到27家,推進力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加快扶植有利大農業發展的龍頭企業和戰略產業。目前,全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同比增長14.4%。大力發展畜牧業,推動糧食庫存『過腹增值』。2016年末全省銀行業畜禽『活體』抵押貸款規模較年初增長15倍。推動玉米市場化收購改革落地。
推進銀行業加強多層次資本市場投資功能,通過優化融資結構降低融資成本。發揮承銷購買政府債主體作用,為政府主導項目讓利。截至2016年末,銀行機構累計承銷購買政府債券1896億元,五家國有大型銀行累計承銷1368.3億元,佔比72.2%。政府債和銀行貸款相比,年均政府融資成本減少30多億元,緩解了財政資金壓力。發揮專項建設基金、產業基金的杠杆作用,撬動社會資本投放,有效滿足全省軌道交通、機場、鐵路等大型項目建設融資需求。發揮銀行直融工具中介作用,拓寬企業低成本融資渠道。目前,全省銀行業通過參與企業信用債、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股票定增等方式為省內優質企業實現直接融資給予資金支持1118.5億元,大大降低了這部分企業的綜合融資成本,有力促進了全省企業財務的公開透明和整個經濟環境市場化程度的提高。
鼓勵銀行業積極提供適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全力支持『三創』。2016年,先後制定出臺銀行業支持大學生、科技人員和農民群體創新創業三份指導意見,明確政策措施、監管要求,全方位強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金融服務。
深耕普惠金融發展,持續提昇對小微企業、貧困人群等薄弱領域金融服務水平。找准扶貧開發金融服務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推動精准扶貧。優化農村地區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金融服務『村村通』工程。目前,全省基礎金融服務能覆蓋行政村總數的94.99%。2011年在全國率先實現了鄉鎮銀行機構網點全覆蓋。強化機制建設,改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效。
此外,深入推進『放管服』,嚴厲打擊『逃廢債』,全面優化我省金融發展生態環境。積極培育市場主體,穩妥推動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打擊整治逃廢銀行債務及『老賴』,維護金融秩序。推進全省『信用村(鄉)』建設,增強農村地區誠信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