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先生與『滴滴』方面多次聯的手機截圖。
推得無從下手
出了問題不要緊,要緊的是解決問題。
從4月27日到6月初,李先生多次撥打『滴滴』客服電話400-000-0666、400-000-0999進行溝通,從專車轉到快車,得到了答復從72個小時到4個小時。用李先生的話說:『一遍又一遍地記錄,態度特別的好,但就是一直沒有回音。』
時間似乎離處理問題的時限越來越近,但李先生等來的並不是問題的解決,而是一次次拖。
為了證實他的說法不虛,李先生把他與『滴滴』方面多次聯系的手機截圖及通話錄音傳給記者。
李先生說:『這其間,有一個區號為045995066的電話打過來了解情況,我提出,既然有人在大慶,能否見面談一下這一問題,但得到的回答是否定的。對方掛斷以後,我試著回撥過去,電話是只能外呼,不能接入。啥辦法都使了,問題仍然停在原點上,這讓我不得不求助於媒體,幫助伸張我的權益。』5月18日上午,李先生如約來到晚報,並再次撥通了『滴滴』的客服電話。一位男客服人員稱,李先生反映的問題已經有記錄。
當李先生說,已經反映近一個月了,為什麼沒有給出回復時,對方稱,不很清楚,他建議李先生再等等。此時,記者接過電話,並表明身份,希望客服人員能轉答這家公司的宣傳部門能與記者聯系一下,積極促成問題的解決。
當天中午,顯示為『滴滴出行』的號碼打入記者手機。對方詢問記者的身份,並稱,李先生是有錯在先。記者問他,你這句話有什麼根據和證據沒有?對方沒有正面回答,並要求記者提供證件號碼。記者問其身份,對方稱是客服人員。
記者再次重復提醒這家公司的客服人員,希望他與公司主管宣傳的部門聯系,盡快能給出一個處理問題的方案或辦法。但從客服人員掛斷電話到今天,兩周多的時間過去了,記者再沒有接到『滴滴』方面的任何電話。在隨後的采訪中,李先生保證,在想注冊『滴滴』以前,從未與『滴滴』方面有過接觸,也沒有出借過自己的身份證,與這位冒用信息的人也不相識。
同樣情況真不少
記者試著將『滴滴』、『身份信息』、『冒用』等幾個詞在百度上一搜,與此相關的信息有435000條之多,看來李先生的這一情況,並非孤立存在。
《渤海早報》2016年3月25日刊發了一篇《天津一司機身份證被他人冒用注冊為專車司機》的文章。
其中有這麼一段:『「滴滴出行」客服人員表示,無法直接注銷這個已經注冊的「司機」,如果當事人還想用自己的身份證號碼注冊,則必須證實這個被佔用的身份證號屬於自己,以及這個身份確實是他本人。而在出具證明之前,「滴滴出行」無法提供關於注冊車輛是否還在運營中等任何其他信息。』
《瀟湘晨報》2016年6月1日刊發了一篇《警惕!趕快上『滴滴』查身份信息是否被盜用》的文章。裡面幾位讀者反映的情況,與李先生的如出一轍。
《海峽都市報》2017年2月27日刊發的一篇《身份證被他人冒用注冊『滴滴』》上,福建省天人和律師事務所的洪序耿律師就提醒:如果冒用身份信息者肇事逃逸,並與他人產生民事糾紛,那麼可能要由車輛注冊人先行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