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7日訊(於亞男 邵園園 記者 郎艾迪)走進大慶市杜爾伯特縣腰新鄉中心村張慶祥的養雞場,寬敞的養雞棚裡自動化養殖設備配備齊全,1.4萬只肉雞雛長勢良好,開啟了規范化、規模化養雞模式。
42歲的張慶祥養殖肉雞已有不少年頭。從開始一年養殖2000只,到每年出欄2萬只,張慶祥庭院養肉雞已有10年的歷史。但因為庭院養殖規模受限、獲利少,張慶祥一直有擴大養殖規模的想法。2017年,通過鄉黨委、政府提供的合理化建議,張慶祥自籌資金30萬元在中心村建設了1處肉雞規模養殖場。養殖場包括3棟大棚,一座備料場,雞棚全部安裝了自動投料機和自動掏糞機,大大提昇了養殖的標准化程度。
『我養殖的肉雞品種是白羽雞,這種肉雞生長期短,肉質好,市場認同度比較高。而且,我養的肉雞都簽了訂單,銷路不愁,雞糞也能換錢,怎麼算都是賺。』張慶祥新建起的雞場第一批1.4萬只雞雛到來時,看著一只只可愛的小家伙兒,張慶祥滿臉都是止不住的笑意。
據張慶祥介紹,通過多次外出考察,他最終與吉林松原的一家企業簽定肉雞養殖訂單,雞雛、飼料都由廠家提供,經過50天左右的養殖後,商品雞再由廠家回收,雞糞以每立方米30元至50元不等的價格出售給當地的蔬菜種植戶。每只商品雞售出的純利潤可達3元,每年可養殖5批,估算年利潤可達20萬元以上。
下一步張慶祥將通過組建合作社或養殖協會的形式,帶動更多的農戶養殖肉雞,讓肉雞訂單成為大家走上富裕道路的『保單』。
責任編輯:王輝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