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3日訊(記者 楊帆)全省信息進村入戶工程整省推進示范工作啟動視頻會議13日召開,會議提出,全省信息進村入戶工作將以打造現代農業綜合服務平臺為目標,以農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為主線,著力加強農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推進資源聚合和機制創新,著力完善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加快建成覆蓋農村、立足農業、服務農民的『信息高速公路』。
副省長呂維峰出席會議並講話。
會議指出,我省信息進村入戶工程要與種植結構調整、農產品營銷、現代農業改革等農業重點工作相結合,做到相互搭臺、共同唱戲、深度融合,使普通農戶不出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出戶就可享受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務,走出具有我省特色的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道路。信息進村入戶還要堅持全要素、全過程、全系統的理念,以滿足農民生產生活的信息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既要盡可能豐富信息服務資源,又要緊密結合實際,突出針對性和實用性。以村級益農信息社建設為重點,統籌整合農業公益服務和農村社會化服務兩大類資源,提昇村級益農信息社綜合信息服務能力。
據了解,從2014年開始,農業部在全國開展信息進村入戶試點工作,我省被確定為試點之一,先後在哈爾濱、大慶和綏化市的13個縣開展了信息進村入戶試點工作,共建成益農信息社1400個,探索出『運營督導+縣域運營專員+信息員』的運營模式,取得了良好的階段性成果。
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我省農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在動因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農產品價格倒掛、農產品結構性過剩、農民增收速度放緩等矛盾和問題交織疊加,農業發展面臨嚴峻的挑戰,急需找到一條破解難題的新路徑。近幾年,我省在農業部的支持下,選擇了一些市縣開展信息進村入戶試點,探索出一套較為可行的制度機制,取得了較好成效。實踐看,信息進村入戶可以借助互聯網,實現消費需求與生產供給的精准對接、實現生產要素的高效配置、實現流通方式的創新發展,給農業裝上科技的引擎,搭上信息化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