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時任政和副縣長的蘇久勤向廖俊波匯報電商產業發展思路,當時政和懂電商的乾部不多,但廖俊波十分專業。原來,廖俊波早已為發展電商產業做好了知識儲備。他委托電商從業者幫自己購買專業書籍自學;去淘寶賣家的工作室學習網店經營;向阿裡巴巴農村淘寶事業部、國際事務部人士虛心請教……因此,他主持制定的電商產業發展政策,在行業專家看來,具有前瞻性和指導性。2014年、2015年,政和連續兩年進入阿裡巴巴『電商百強縣』。
閩鋁輕量化車廂和物流車項目,是國企南平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產業鏈延伸項目。
一天,廖俊波問負責對接該項目的武夷新區管委會副調研員張穎:『這個項目的建設,你有沒有一竿子插到底?』張穎答道:『有啊,我一直在現場幫施工方協調解決問題。到目前為止,每天都按照進度表完成建設任務。』廖俊波說:『你再看看進度表,有沒有發現問題?這麼大體量的鋼結構預制吊裝,以他們現有的能力,不可能完成進度。』張穎找到施工方一問,果然如廖俊波所言。在廖俊波的協調下,南平市經信委在全市范圍內找來一批優秀焊工,火速支援閩鋁輕量化車廂和物流車項目的施工,解決了問題。
『現在科技發展太快了,我要活到老學到老。』廖質琪記得父親說過的這句話。她從小就知道,父親是一個閱讀廣泛的人,家中書房擺滿了各種書籍,文學、經濟、旅游、環保……種類繁多。在整理父親的遺物時,她發現,父親最近在看的書,竟然是她放在家裡的環境工程專業的教科書。
同事們常說:『廖俊波思路清晰,善於處理復雜問題,經過他的分析,事情馬上就變得簡單起來。』他跟央企高管談笑風生、打成一片,跟客商深入交流、直擊重點,從榮華山、政和縣到武夷新區,這麼多好項目,大多是廖俊波憑著豐富的知識儲備、過人的專業能力和對事業一絲不苟的態度帶回來的。
廖俊波把黨的事業作為自己的人生事業,每換一個工作崗位,就當作換一個戰場。『不打沒准備的仗。』他說,保持不停止學習的態度,是對事業的尊重,是快樂工作的源泉。
『別人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而且能做得更好』
從鎮到縣再到市,組織給廖俊波的平臺越來越高、舞臺越來越大,他心懷感恩、不負信任,始終做一個熱愛挑戰的創業家、敢想敢乾的改革家。
1998年至2003年,廖俊波在曾經遭遇特大洪災、百廢待興的邵武市拿口鎮先後擔任鎮長、書記,規劃建設了千畝工業園區,打造出一個工業重鎮。
2007年,他到位於浦城縣的閩浙交界處拓荒。剛去時的創業團隊包括駕駛員在內僅有3人。經過4年打拼,完成征地7000多畝,建造出榮華山產業組團,招商引資簽約項目51個,開工項目23個,總投資28.03億元。
2011年,他到政和擔任縣委書記。當時,政和是全省GDP排名倒數的縣,沒有高速公路、鐵路,工業基礎薄弱,財政收入低。經前期調研,到任3個月後,他抓住中央支持福建加快發展和省委扶持貧困地區發展的重大機遇,提出要建設政和自己的省級經濟開發區。
為什麼要建開發區?『政和的落後,主要是產業落後。我們這裡資源不少,問題是怎麼利用起來?我們需要一個工業園區來提昇傳統產業、催生新興產業。』他的分析一針見血。
『別人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而且能做得更好。』廖俊波給全縣乾部加油鼓勁,大家充滿了乾勁。
『要發展就要敢擔當、敢擔責,勇於改革創新。』他對時任政和縣副縣長的何宋林說,要以改革創新來提昇服務,以高質量的服務來吸引客商,還要將高質量的服務形成制度,給客商吃下定心丸。
為提昇項目落地的效率,首先要解決審批環節互為前置、手續繁瑣的問題。他為開發區創新推出並審聯批制度,將所有與項目落地相關的審批部門聯合組成並審聯批工作組,自己任組長,親自過問每一項審批中的難點,大大提昇了審批效率。福建忠天電機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少忠說,以前辦理土地證,僅國土局就要跑9趟,而在政和經濟開發區,從立項到投產只花了4個月。
『一個項目落地需要千百個理由,不落地只要一個理由。』當年鄧少忠等幾位企業老總差點因為一個誤會而集體撤離政和,廖俊波要求乾部牢記這個教訓。
那是2013年6月28日,鄧少忠等5名機電企業老總去交土地款。他們特地詢問,在政和購買的土地,能否去外地抵押,窗口工作人員的答復是『不能』。由於這些老總是從外地過來的,想回老家辦理土地抵押貸款,不能抵押讓鄧少忠等人萌生撤離的想法。
撤離前,鄧少忠決定給廖俊波打個電話。聽了講述,廖俊波立即把這5名老總請到辦公室,召集分管縣領導、各有關部門,當場研究問題。國土局局長解釋說,可以辦理異地抵押貸款,合法合規,是窗口人員對政策理解不足導致的誤會。第二天,鄧少忠等人馬上交了購地款,並開始建設廠房。
如今,政和經濟開發區是南平市離海最近的開發區,已簽約入駐企業68家,總投資76.1億元,達產後年產值可達152億元。
2015年11月,廖俊波任南平市副市長並分管武夷新區,於2016年10月起任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長兼武夷新區黨工委書記。武夷新區是南平市政府即將遷往之地,是南平人民的新家園。
在武夷新區,廖俊波推出了派單綜合審批包制度,每季度召開企業家座談會,企業當場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包』,列成明細表,派單給有關部門,有關部門則給出解決問題時限。為把派單機制落實到位,武夷新區效能辦等部門組成聯合督查組,進行督查;在提高管理效率上,廖俊波充分授權,實行片區指揮長負責制,推動項目提速提效。
一座新城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產業支橕,從外地引進產業項目是一條路,在本地孵化新產業也是一條路。為引進好項目,他四處招商,與央企、上市企業人員洽談,引進了萬達文旅、魯能勝地、海峽聯合醫養小鎮等12個投資2億元以上重大產業項目。在他策劃下,注重於服務本地新興產業的武夷智谷軟件園應運而生,它是一個集生產、研發、辦公、會展、商業、居住等功能於一體的項目。軟件園也體現了『俊波速度』,一邊規劃、一邊建設、一邊招商,目前已有40家企業入駐。
2016年,武夷新區在廖俊波的帶領下,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2.89億元,同比增長7%;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4.6億元,同比增長6.8%。
(本文原載於2017年4月17日《福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