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7月6日訊 彈指五年間。在龍江大地上,條條高速鐵路如蟒龍飛奔在廣袤的黑土地上;仰望高空,百餘條國際及地區航線,一架架銀機飛抵102個城市,帶來一批批游客,送走一批批客人;高速公路、國省乾線、農村公路縱橫交錯,通市通縣,通鄉通村。如今,龍江已從『普速時代』跨入了『高速時代』。展現在人們眼前的龍江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不僅方便了百姓的出行,更是助力龍江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
(一)
老徐是甘南縣人,做羊肉生意的,幾乎每周都到內蒙古的阿榮旗進羊肉。『以前沒有高速公路和內蒙古相接,來回都要繞出幾十公路纔有到內蒙古,自從2012年打通了到內蒙古的高速公路,直接從齊甘高速公路到阿榮旗,省時省力又省錢。』老徐說。老徐只是『十二五』公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受益者之一。
『十二五』期間,我省高速公路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連接了12個地市(加格達奇通一級公路)和34個縣(市),打通了與吉林和內蒙古的6個省際出口。不僅是公路網發展迅速,鐵路、民航建設速度也迅猛。
這期間,全省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865.5億元。到2015年底,全省綜合交通網總裡程約17.5萬公裡,綜合交通網密度達38.44公裡/百平方公裡。鐵路竣工和在建裡程2209.2公裡。全省機場總數達到11個,居東北地區首位、全國第五位。
到2016年底,全省公路總裡程164502公裡,高速公路通車裡程4350公裡,普通國省道23424公裡,農村公路13.7萬公裡,鄉鎮和建制村通暢率達到100%。全省有道路營運車輛64.4萬輛,全省鄉鎮和建制村全部通客運班車。全省水路包括松花江、黑龍江、烏蘇裡江、嫩江等通航航道共5495公裡,有17個港口154個碼頭泊位,營運船舶1543艘。2016年,全省完成公路客運量2.9億人次、客運周轉量200.1億人公裡、貨運量4.3億噸、貨物周轉量904.8億噸公裡,在綜合運輸中所佔比重分別達到69.3%、25.0%、73.2%、52.7%,發揮了主體作用。國際道路運輸客貨運輸線路已達65條,實現多條國際道路運輸線路的延伸。全省對外運輸通道已初步形成,基本適應不同種類、不同流量,多方位、多形式、具有一定功能的省際和國際經貿大通道體系框架。
(二)
在哈爾濱市工作的張鳳東,家在齊齊哈爾。在2015年以前,回趟家需要坐三個多小時的火車,交通不便,半個多月纔回一趟家。自從哈齊高鐵開通之後,從哈爾濱到齊齊哈爾只需一個半小時。『因為有了高鐵,回家方便極了,去年我還在齊齊哈爾市買了新房子。』張鳳東說。
在『十二五』期間,我省鐵路營業裡程達到6120公裡,比『十一五』末增長7.9%。哈大高鐵、哈齊客專建成運營,哈佳快速鐵路、哈牡客專開工建設。逐漸實現由『普速時代』向『高鐵時代』轉變。不僅高鐵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跨國鐵路運輸也邁上了新臺階。哈爾濱至德國漢堡『哈歐班列』、哈爾濱至俄羅斯葉卡捷琳堡『哈俄班列』、哈爾濱至韓國釜山『哈綏符釜班列』實現常態化運營。『十三五』期間,快速鐵路將基本覆蓋城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上城市,快速鐵路裡程達到1100公裡,加快快速鐵路和普通鐵路建設,強化『一帶一路』鐵路網主骨架功能。建成哈爾濱至佳木斯快速鐵路、哈爾濱至牡丹江客運專線、牡丹江至佳木斯客運專線,謀劃建設哈爾濱至伊春、佳木斯至鶴崗等快速鐵路。完成哈爾濱至滿洲裡、哈爾濱至牡丹江等既有線改造工程。
加快省內城際鐵路建設,形成以哈爾濱為中心的高效便捷的快速鐵路網。推進地方資源開發性鐵路、支線鐵路以及產業園區、物流基地配套鐵路專用線建設,提高鐵路貨物運輸能力,啟動沿邊鐵路建設。為地區發展、扶貧脫貧、對外開放、國家安全提供有力支橕。
(三)
不久前,第一次參加哈洽會的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副主席塔日特季諾夫接受記者采訪,談到合作時他說,哈爾濱已經開通至葉卡捷琳堡的飛機,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緊挨著葉卡捷琳堡,便利的交通條件,會讓我們有更多的合作機遇。
在幾年間,加格達奇、撫遠機場先後建成投入使用,哈爾濱機場擴建工程全面開工建設;五大連池、建三江機場開工建設,綏芬河等支線機場前期工作進展順利。開通多條重要國際航線和省內支線航線,客貨運量實現了快速增長,分別比2010年增長1.98倍和1.62倍。
截至今年6月30日,哈爾濱機場共實現運輸飛行起降66914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915.5萬人次。旅客吞吐量繼續保持東北地區領先地位。
哈爾濱與國內34個省級行政區的省會城市中的31個實現通航,除距離較近的長春和沈陽外,只有拉薩尚未通航。在國際航線上,目前,哈爾濱國際航線已覆蓋俄羅斯、日本、韓國、泰國等國家以及港澳臺地區。其中,哈爾濱機場已與俄羅斯莫斯科、葉卡捷琳堡等9個城市實現通航。目前,共有42家國內外航空公司在哈爾濱機場運營,開通國內、國際航線175條,通航城市102個,初步形成了以哈爾濱為中心,輻射國內重要城市,連接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周邊國家的空中交通網絡。
在『十三五』期間,新建一批支線和通用機場。民用運輸機場基本覆蓋城區常住人口20萬以上城市。民用運輸機場數量爭取超過14個,以打造哈爾濱機場國際航空樞紐為重點,完成哈爾濱樞紐機場提檔昇級。在重點旅游景區、重要城市、口岸節點新建、改擴建一批支線機場,建成五大連池、建三江、綏芬河、亞布力機場;推進鶴崗、虎林、綏化、寶清、饒河等支線機場及漠河、黑河、雞西、伊春機場改擴建工程前期工作。抓住國家低空開放政策機遇,結合打造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建設改造肇東、嫩江、富裕等一批通用機場,初步建成布局合理、銜接緊密、層次分明、功能完善的全省通用機場網絡,滿足日益增長的通用航空服務需求。
到2020年,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網絡更加完善,鐵路『一軸兩環一邊』、公路『一圈一邊多線』主骨架網和現代機場布局體系基本形成,形成哈爾濱至周邊城市1小時交通圈,哈爾濱至省內中心城市2小時交通圈,基本建成安全便捷、大容量、低成本、低碳綠色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