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史慶明:厚德修身 誠信立企
2017-07-11 19:41: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周秘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史慶明誠信服務顧客。

  誠信為民

  20多年來,史慶明每天早晨都帶領員工向國旗宣誓,他就是要讓誠信立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銘刻在每一名員工的心中,並落實到每一天的實際工作之中。

  糧店常年堅持為軍烈屬、五保戶、高齡老人免費送貨上門,用史慶明話說『免費送貨上門,不僅僅是送去一袋米、一袋面,送去的是我們的信譽』。從1992年開始,他們又推出為市區內所有用戶提供免費送貨服務,凡是打電話預約購貨的,哪怕是一袋鹽、一瓶醋,都准時送到顧客家中。

  二十三糧店對老紅軍或對革命有特殊貢獻的老同志買糧油給予5%優惠,老顧客買貨,錢不夠或裝具不夠,可以向糧店借用。電話購糧、留言購糧、留袋購糧送貨上門,從不多收一分錢。20多年糧店為顧客送貨5萬多次,運送糧油4萬多噸,史慶明親自駕車送貨1000多次,運送量200多噸。

  史慶明心系群眾,冬季敞開門讓市民到店內候車,為上班族開闢『避風港』。送迷路老人、兒童回家,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不勝枚舉,拉近了糧店與群眾的距離。群眾對二十三糧店始終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有的搬走了,也會回糧店看一看。曾在供應轄區的一位老顧客王大爺,後來家搬到10幾公裡外,至今仍捨近求遠坐公交車來糧店買糧油,他說『還是二十三糧店讓我最放心』。80多歲的李大爺就愛吃二十三糧店的掛面,隔幾天就來店買點。史慶明問他『咋不一次多買點回去?店裡還給送』。老人笑著說『我就是想來糧店轉轉,順便看看你們』。

  誠信發展

  史慶明上任之初,正趕上糧油放開經營,當時二十三糧店不僅在全市,就是在全省也屬於效益最好的糧店。1996年,職工月工資加獎金平均500多元,上級主管部門曾規定,效益好的糧店,主任的工資可以高出職工兩倍,按規定史慶明就應多開1000多元。史慶明為了糧店的長久發展,他堅持和職工一樣的工資標准,不多拿一分錢,直到企業改制。10年裡,他至少將10萬元應得的工資留給了企業。有人說他傻,可他卻說『我就願意當這樣的傻人』。

  當主任20多年,史慶明幾乎沒有節假日,他是糧店的『萬能工』,每天他都提前一個小時到單位,下班從來沒個正點,除了處理正常業務外,生產車間、結算室裡總是能看到他的身影,付糧員忙不過來,他伸伸手;結算員忙不過來,他幫著打打算盤。史慶明把糧店當成了自己的家,他把職工都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每個職工的家庭狀況、經濟情況他都了如指掌,誰家有個大事小情,他都跑前跑後。而對於自己的家,他卻疏於照料,老母親去世他都沒看到最後一眼,這也是史慶明覺得一生無法彌補的一個遺憾。職工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油然而生的是信任和愛戴。在二十三糧店工作苦和累是出了名的,但凡是調入的職工卻沒有一人提出過調出要求。

  誠信,是企業走向成功的通行證。1992年,史慶明引進了速凍餃子生產線,可生產10多種餃子,日產量1000多公斤。1998年,由於存儲原料的冷櫃出現故障,導致300多公斤的豬肉腐敗變質,史慶明毅然決定將變質的豬肉全部銷毀,寧可讓企業損失點錢,也不能砸了自己的『牌子』,這一次糧店就損失近萬元。靠誠信,他們生產的湯圓、餃子等20多個品種的『百順』牌速凍食品,迅速在省內市場上佔有了一席之地,百順商標被認定為黑龍江省著名商標。

  史慶明還帶領員工對營業室重新進行了規劃和改造,營業面積由80平方米擴大到1600平方米,在新區還開辦了分店,糧店經營品種由原來米面油鹽『老四樣』,增加到調味品、醬油醋、小食品、生活用品,共計四大類上百個品種。20多年共安置、培訓下崗職工1000多人,創利稅400多萬元。

  2005年,二十三糧店由國營單位轉制為全員股份制企業。轉制後,總經理史慶明厚德修身、誠信立企的理念沒有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傳統沒有丟。在他的帶領下,企業先後獲得170多項國家和省市級榮譽稱號,企業還被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授予『糧油銷售放心店』、『全國放心糧油進農村進社區先進單位』、『全國放心糧油進農村進社區示范工程示范銷售店』等榮譽稱號。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彭佳麗

【專題】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