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李忠和:執孝老善念 行愛親善舉
2017-07-15 14:36:02 來源:東北網  作者:周秘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7月15日訊(記者 周秘)從醫27年,他秉承著『執善念、行善舉、修好德、做好人』的家風;他傳承著『善待老人,寬待家人,厚待他人』的家風;他的診所開業十幾年來,免費義診人數達2.6萬餘人次,減免困難群體醫療費用180萬餘元。他說:『做一名醫者,我就是為了追逐一個夢,那就是用善心,圓我身邊每一個人都幸福美好的夢』!他被人們親切稱為『針刀善人』。 他就是黑龍江省推薦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孝老愛親模范)候選人李忠和。

李忠和為社區老人義診。

  百善孝為先—讓雙重父母安享晚年

  李忠和出生在一個貧困的礦工家庭,兄弟姊妹七人,排行老七,7歲時母親病故。愛人於雪,兄弟姊妹九人,排行老九,父母都是靠種地為生的農民,身體多病。

  1993年,同學加『老疙瘩』的兩個人喜結良緣。婚房是父親42平方米的土草房,父親給的700元錢和為了操置婚禮向單位借的7000元外債便是這小兩口的全部家當。從新婚之日開始,把父親、岳父、岳母三個老人接到身邊照料。

  俗話說:『老小孩、小小孩』。父親是漢族,岳父岳母是鮮族,飲食習慣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民族信仰不同,三個老人在一起經常發生『叮叮當當』、『唧唧歪歪』的小摩擦,讓夫妻二人經常是一會兒扮鬼臉、一會兒講笑話,這邊笑著給喜歡下象棋的『兩個爹』當裁判,那邊樂著給愛看電視的媽找頻道,這邊做鮮族風味的醬湯,那邊做漢族口味的雞蛋糕,哄完這頭哄那頭,逗完這頭逗那頭,弄得夫妻倆哭笑不得、啼笑皆非。即使這樣,他們夫婦從來沒紅過臉,從來沒有一句抱怨和埋怨。『老小孩』一會兒鬧、一會兒好,出門爭著搶著誇『媳婦兒好』、『姑爺好』,鄰居們看了後給編了個『順口溜』:『一家五口兩間房,三個老人掐架忙,小兩口子兩頭哄,姑爺兒媳善心腸』。

  過了一年,為了讓老人的生活環境好一些,忠和在婚房的旁邊為岳父岳母蓋了一間50平方米小磚房。1996年,76歲的老岳父患肝硬化、肝腹水至肝癌,臥床一年後去世,老人在生命彌留之際含著眼淚微弱的說了兩句話:『我的姑爺是一個半兒啊』!『我要走了,把老太太交給你,我放心!』

  岳父走後,為了更好照顧岳母,在啤酒廠住宅小區買了一處84平方米兩屋一廚的一樓,這個樓原是集體宿捨,陰暗潮濕,但是價格便宜。女兒和岳母一個臥室、父親一個臥室,忠和和愛人在方廳用木板隔了一個小臥室,方廳整日見不到光,忠和和愛人患上了濕疹,就這樣一住就是7年。

  岳母早年身體就患高血壓、冠心病、心衰、神經衰弱癥、萎縮性胃炎、腰間盤突出等疾病,忠和量血壓、抓藥煎藥、悉心照料自不必說。尤其是岳母患胃癌的十餘年裡,老人整夜睡不著覺,忠和不管多累,都去陪老人嘮家常、說心裡話,直讓老人看得心疼,假裝困了,攆忠和去睡覺;老人對飲食挑剔,只能以豆腐、喝豆漿為主食,為了買到新鮮的豆腐,忠和風雨不誤,往往走上4、5裡的路程;為了讓老人喝到可口的豆漿,不管起早貪黑,每天洗豆、泡豆、磨豆成為忠和的重要任務。直到2011年80歲的岳母離世。愛人感動的說:『忠和待我媽比我心還細,比我還親』。

  忠和的父親現年88歲,仍然和忠和一家生活,老人偶爾去別的子女家,但超不過兩天保證回來。

  有人問,三位老人子女不少,為什麼都由忠和照料,用忠和的話說:『不是因為別的兒女不孝順,我也不是圖什麼,只是咱們也有老的一天吧』。用老人話說:『喜歡忠和,願意和忠和在一起』。岳父生前有一個願望,想去山東看一看,忠和親自陪著去的。這些年,贍養三位老人,忠和沒有和任何一個兄弟姐妹攀比;沒有向任何一個兄弟姐妹要一分錢的贍養費;為老人診療看病,料理岳父岳母後事,沒讓兄弟姐妹掏一分錢;老人的遺產,忠和沒提一分錢的要求。

  家和萬事興—讓族脈親緣血濃於水

  為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做慈善公益,10年前,他辭去了雙鴨山市中醫院醫務科長的職務,辦起了自己的診所。愛人原在安邦鄉衛生院工作,從一名醫生成長為衛生院院長,現在尖山區工商聯工作。女兒李元, 2012年考入黑龍江省中醫藥大學,現在攻讀研究生學位。

  忠和把『執善念、行善舉、修好德、做好人』作為治家的家風。結婚25年,夫妻相敬如賓。妻子支持並且參與忠和的公益活動。女兒曾經學習美術專業知識5年,在爸爸媽媽影響下,改學醫學專業,並且在寒暑假和爸爸媽媽一起參加義診活動。他們的家庭曾經被評為『市級文明家庭』。

  二舅哥單身且帶一個兒子,1999年患精神分裂癥,從入院到轉診,從治療費用到平時生活費,從48歲離世到火化,所有費用都是忠和負擔;三舅哥離異,家裡土房連窗戶都沒有,用幾根木杆支著牆使房子不倒,常年在雞東縣打工,患酒精中毒性腦病,四肢僵直,不能自理,是忠和把三舅哥接回來,並承擔所有治療、照顧、生活的花銷,兩年後三舅哥離世,安葬的錢也是忠和出的;四舅哥32歲還沒有成家,忠和幫著介紹對象,掏錢租房為四舅哥完婚,而後四舅哥意外死亡,還是忠和出錢料理的後事。

  大哥一家1998年在吉林省舒蘭縣種地,日子不好過,搬回來,忠和出錢幫著置辦了房子,辦起了養豬場,還幫助大侄子開辦了電腦城,大哥一家現在年收入相當可觀;二哥家條件不好,孩子大學美術專業畢業找不到工作,忠和就帶著孩子學習針刀技藝,而後又出資送哈醫大和省中醫學院深造,而今,二侄子跟著忠和行醫,月收入8000元;大姐家外甥大學畢業也沒有出路,忠和出資送去佳木斯中醫藥學校學習且考取了執業醫師資格證,現在海南從業,年收入50萬元;二姐7年前離異,無工作,無住所,患有甲狀腺瘤、頸椎病、腰間盤突出等疾病,今年3月忠和出錢為二姐做了甲狀腺瘤手術,為了讓姐姐將來生活有個保障,忠和又出錢為姐姐開了一家小理發店,同時為姐姐交了2萬元辦了社保。

  不獨親其親—讓愛心奉獻德耀人生

  7歲那年,眼睜睜看著媽媽無錢治病,在淒慘的呻吟中離去,他暗暗下定決心,立志要學醫,給更多治不起病的人治病,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用李忠和的話說:『這就是我善念的初心。』

  帶學員他不收費。14名學員在忠和這裡學藝,他不收學費還免費安排他們的食宿。他的徒弟們在多個省市開辦了中醫針灸診所,取得了不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幫扶貧困山村東興村興教脫貧。籌集25萬元新建校捨,村小學的入學率達到了100%。他幫助村民引進北藥種植、食用菌種植、小尾寒羊養殖、肉牛養殖等項目20多個,全村人均增收1500多元。

  弱勢群體看病,他減免費或不收費。他信守『對雙鴨山全市空巢老人免費治療、對貧困職工、下崗職工、農民工減收照顧』的承諾。在他的診所裡,有錢沒錢都治病。給貧困戶徐國輝治療,他退還前期治療費用,免費治療6年,還幫扶生活費3萬餘元;免費治愈了11位空巢老人、鰥寡孤獨老人的疾病;關愛空巢老人捐款捐物3萬元、資助4個貧困大學生2萬元、為尖山區愛心教育基金獻愛心捐贈5千元、為汶川地震捐款5千元、免費為4位貧困大學生針刀治療。

  他4年前患上了肺氣腫、支氣管擴張,時有咳血。去南方對調養他的身體有好處,還可以賺大錢,他卻選擇了放棄。他說:『家鄉需要小針刀治療的患者太多了,他們不想離開我,我更不想離開他們!』

【專題】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