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山羊養殖。
人民網齊齊哈爾7月15日電 貧困戶唐春雷一家三口人,去年一年的收入在7000元左右,日子過得很艱難。飛鶴入住泰來縣寧姜鄉後,唐春雷就到飛鶴工作,企業給他進行了免費崗前技術培訓,現在他負責設備維修,扣除五險一金,每月到手工資3000元。『這兒離我家就二裡地,我每天都能回家照顧不到一歲的孩子,家裡的零活也不耽誤。』泰來縣現有貧困戶4283戶9200人,通過發展特色產業,為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勁動力。
『飛鶴落寧姜,打工不離鄉』。隨著飛鶴集團2016年在泰來縣寧姜鄉投資40億元建設奶山羊養殖場項目的開工,附近的鄉裡鄉親能在『家門口』打工了。
黃花村他拉屯吳鳳華家的房子被鑒定成危房,去年重建,她享受到了補助。現在,她的房子租給了工程隊,每年近萬元,她和老伴石萬友住在外出打工兒子的房子裡。吳鳳華還給工程隊做飯,每月收入2000元,石萬友在飛鶴集團奶山羊養殖場打更,每月1800元,今年已經脫貧的吳鳳華家收入預計達到6萬元。

吳鳳華和老伴現在住的磚瓦房。
大興鎮依布氣村是水稻主產區,水稻育秧大棚每年僅在春季使用一個多月,其餘時間閑置。據該鎮黨委書記王柱介紹,按照泰來縣發展『一村一品』產業扶貧項目的安排和部署,大興鎮在依布氣村利用閑置的30棟水稻育秧大棚實施了蝗蟲特色養殖項目。依布氣村飼養的蝗蟲品種是亞洲飛蝗,全部用於食用,且在養殖之前,就已經找好了銷路。
在大棚裡捕蝗蟲的貧困戶尹漢明因參與經營養殖,今年的保底收入為6000元。據悉,該鎮將在今年蝗蟲特色養殖取得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吸納更多農戶入股合作社分紅增收,並重點向貧困群眾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