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1日訊(記者 劉嘉)今年以來,我省啟動了『農擔杯』優質農產品營銷大賽,號召我省農民加大農產品營銷力度,既要『種得好』又要『賣得好』。營銷大賽引發了廣大農民的參與熱情,他們紛紛拿出最好的產品、亮出各自的『絕活』備戰參賽。20日,東北網記者走進參賽企業、大慶市肇源縣?魚溝萬基谷物加工有限責任公司。
大慶市肇源縣?魚溝萬基谷物加工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集淡水魚、湖蟹、大雁、鹼地大米、蘆葦飼養、種植、加工、物流、銷售為一體的大型產業化農業公司,現有水稻種植面積15萬畝,雜糧雜豆面積5萬畝,水域面積12萬畝,草原面積3萬畝,是大慶市最大的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國家級健康養殖示范場,黑龍江省首批有機農產品示范基地。通過互聯網營銷,短短兩年時間,『?魚溝』品牌就迅速打開市場,知名度遍及全國各地,品牌議價空間迅速提昇,過去是企業找市場,如今全國分銷商、商場、超市、中石化、中石油、東方航空、高鐵及各大院校紛紛主動上門,洽談業務。截至目前,公司已達成大米訂單數量3萬餘噸,市場綜合單價5元左右,終端零售單價最高達每市斤15元。
據?魚溝集團董事長蔡雲樓介紹,鹽鹼地給『?魚溝』帶來種地技術難題的同時,又帶來了機遇。經不懈努力,終於攻克了鹽鹼地水稻種植和管理全套技術難題,2012年畝均產量達到千斤。種植基地生態優良,產品質量和安全體系全程嚴控,鹼地大米口感香甜並具有保健養生的獨特品質,年產雜糧300萬斤、弱鹼精米3000噸、普通大米5000噸,這讓蔡雲樓下定決心,打造?魚溝鹼地大米特色品牌。
2016年4月,『肇源?魚溝』與阿裡巴巴阿裡鄉田農場合作,推出『?魚溝生態莊園地主』的C2F訂單,消費者在網上預約訂購企業土地,然後由企業農工代為耕種,水稻收割後,在一年內按照消費者需求按月派送一定數量的大米,同時贈送應季雜糧。這個『地主』產品再次火爆被搶,2萬多個家庭爭當『地主』,預售土地近3000多畝,銷售額達到3700萬元。
嘗到互聯網甜頭的他,決定將業務徹底投身互聯網。據蔡雲樓介紹,C2F也叫訂單農業,主要由四個方面要素構成:第一是私人定制,把基地土地策劃成2分田或3分田為單位的互聯網產品,通過網絡預售,邀請城市中產階級到莊園做『地主』,由莊園農工代為耕種。第二是全程溯源,無論消費者身在何處,通過阿裡的滿天星系統都能實時觀測到基地生產的全過程,隨時掌握莊園的守護者每日如何耕作、呵護作物,掌握空氣、土壤、水質及種子、肥料檢測結果;而且每一盒『?魚溝』出產的鹼地香大米都有獨立的身份信息,杜絕了假冒偽劣,也增強了消費者對品牌的信用感。第三是代儲月供,秋後收割的稻谷運至-10攝氏度恆溫倉進行儲藏,按月現磨並以快遞的形式配送到散在全國各地的『地主』家中,同時贈送應季雜糧。第四是實地體驗,每次上線預售,向訂制該產品的前300名『地主』家庭贈送『收割體驗游』活動,在收獲季節邀請『地主』『回家』割稻、捕魚、捉蟹、放雁,體會莊園生活的自然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