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綏化
搜 索
依托寒地黑土資源深度開發『原字號』 綏化強『農頭』壯『工尾』優勢盡顯
2017-07-23 09:02:2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洪家興 岳海興 程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7月23日訊 以『農頭工尾』為抓手,綏化市充分挖掘和發揮寒地黑土優質農副產品資源優勢,通過引進、培育和壯大龍頭骨乾企業、深度開發『原字號』、堅持從上游向中下游、從低端向中高端方向延伸擴展產品鏈,使糧食、肉食、乳品、蔬菜等農產品加工業實現了快速發展。目前全市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132戶、中小微企業近500戶、個體業戶3000多戶。寒地黑土品牌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和十大誠信品牌。

  日前,記者走進綏化黑龍江成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在剛剛完成改造昇級的車間裡,國際市場上緊俏的賴氨酸、蘇氨酸等氨基酸產品剛剛走下生產線經自動化叉車裝入貨櫃車,這批產品很快將走出國門。據了解,這家成立於2002年的玉米深加工企業此前生產的一直是淀粉、味精等低附加值產品,今年通過與江蘇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合作,投資10億元轉向生產氨基酸產品後,已將『綏化制造』出口到全世界83個國家,創匯8500萬美金,一躍成為了全球排名第六位的氨基酸生產企業。

  作為糧食產量佔全省四分之一、農副產品資源豐富的農業大市,如何讓質優量足的『原字號』資源價值充分實現?綏化市在聚焦昇級『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實現農區工業化的道路上,腳步緊湊而堅定。五年來,通過深入挖掘『原字號』優勢,充分發揮『寒地黑土』品牌效應,綏化市已初步形成了玉米、水稻、大豆、馬鈴薯、蔬菜、亞麻、乳品、畜禽等八大類農產品加工企業集群。全力提昇綠色食品和糧食深加工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打造綠色食品和農副產品加工千億級產業,綏化不斷譜寫出農區工業化發展新篇章。

  根據縣域經濟的特點,綏化因地制宜引導特色產業發展,積極培育發展龍頭企業。圍繞肇東、青岡、明水玉米產業帶,綏化引進建設了肇東中糧和成福、青岡龍鳳和市本級昊天等加工企業重點培育發展玉米加工業。截至目前,全市規模以上玉米加工企業已經達到11戶,設計能力達到548萬噸,實際加工533萬噸,加工能力居全省第一位。圍繞肇東、安達乳品產業帶,綏化引進建設了肇東伊利、安達貝因美、安達伊利、安達華丹等乳品項目。使全市規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業達到9戶,設計加工鮮奶能力達到90萬噸,實際加工46萬噸。圍繞北林、海倫、綏棱大豆產業帶,綏化積極推動了北林金龍、海倫冬雪、慶安恆大等大豆加工項目,使全市規模以上大豆加工企業達到12戶,設計加工能力81.7萬噸。而在望奎、北林、蘭西等生豬加工基地,綏化引進肇東寶迪、北林大眾雨潤、望奎雙匯、海倫公准、青岡長林等企業,全市生豬設計屠宰加工能力已達1040萬頭。

  在望奎縣龍蛙農業中心監控室,公司董事長翟清斌邊緊盯著視頻監控畫面邊告訴記者,誕生在這裡的中國馳名商標『龍蛙』牌大米如今已經遠銷全國20多個省、市、區,產品銷售網點1200個,與全國100多個批發商建立合作關系。『我們要讓大家知道,黑土地不僅糧食安全,還能管好舌尖上的安全。』

  利用『寒地黑土特色物產之鄉』優勢,綏化通過強化品牌宣傳和市場營銷,積極引導企業發揮主體作用,深入實施『寒地黑土』區域品牌戰略,使一大批優質產品成為『明星』。其中,青岡龍鳳『盡美』牌玉米淀粉、農墾龍王『龍王』牌豆粉、肇東成福集團『冰花』牌味精,榮獲國家級名牌產品;肇東大莊園『大莊園』牌肉制品、慶安鑫利達『慶鑫』牌大米、慶安『翔盛』牌白酒等16個品牌獲得省級名牌產品稱號。此外,青岡小豆包和葵花籽、慶安的高端大米、海倫的富硒雜糧、肇東的小米、安達的乳酪、蘭西的亞麻編織品等,都已成為省內外知名的地域性標志農產品。

  在做優做強存量的同時,綏化還在做精做深優質農牧資源增量上下功夫。積極鼓勵和引導企業改變『初加工』、突破『原字號』,從上游向中下游、從低端向中高端完善延伸產業鏈條。在肇東中糧生化公司,通過生物工程生產出的燃料酒精、食用酒精、DDGS高蛋白飼料、玉米油、食用級二氧化碳等一系列產品,實現了玉米加工的再度增值。在綏化金龍油脂公司,從單一生產食用油向生產大豆分離蛋白、膳食纖維、豆粕等精深方向不斷延伸。在肇東伊利乳業公司,從乳粉到配方乳粉、功能乳粉、酸奶、乳飲料、優酸乳等系列產品的開發實現了產品線的昇級全覆蓋。通過創新引領和產業昇級,綏化綠色食品和糧食深加工的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不斷強化,農產品的『梯度增值』和『吃乾榨淨』得以實現。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