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方正縣第三中學王海英
2017-07-31 13:18: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王海英生活照。

  王海英老師現任方正縣第三中學數學教研組長,初三備課組長,初三畢業班班主任,承擔兩個班的數學課。多年來她一直深耕一線,並千方百計地改進教學工作,努力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面對同行教師抱怨數學難教、學生難學的狀況,她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是沒有找到適合的方法。』為此她付出了不懈努力,並結合學生的實際構建合理、科學的課堂結構,打造優質、高效課堂。在探索中,她發現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與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源泉,於是她不斷接受新的教育理念,開拓新的教學思路,積極進行教育教學改革,摸索出了一套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數學方法。

  去年在方正縣初中數學研討引領中出課《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大膽進行『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高效課堂改革實踐和探索,減輕學生的負擔,力爭讓學生在自主、輕松的氣氛中學習數學,學好數學。她所教數學成績連年穩居同學年第一,深受社會的好評,家長滿意度達百分之九十九,成為方正縣數學界名副其實的領頭羊。王老師既教書又育人,經常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學生做人要自立自強,誠實守信,為人正直;在學習上要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待人要寬厚,做事要有責任心;在生活上要勤勞節儉,生活儉朴。經常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集體,做一個社會主義合格的接班人。自己常年以校為家,忘我工作,自己的孩子從上幼兒園起托付給了年邁的父母。作為女兒為工作不能盡孝,還給老人留下了負擔,她心裡實在不忍,但她對事業的一片赤誠得到了老人的理解與支持,讓她放手范文大膽地去工作。由此,她多次被評為校縣優秀教師稱號,2016年9月又被評為縣級身邊好老師。

  此外,她的德育實踐活動課做得也同樣精彩,2016年在哈市組織的『燭光杯』德育實踐活動競賽中以《行孝道知感恩》獲一等獎;所帶班級榮獲縣級優秀班集體。作為教研組長的她在所從事的教研科研工作中也積極探索,勤於實踐,做好新課改的模范帶頭人。她積極帶領本組教師參加縣市級組織的各項學習活動,觀看各種教學觀摩課和報告會,2015年在『國培計劃』遠程培訓評為優秀學員;她積極准備並組織各級賽課,不斷提昇本組實力,借鑒優秀的教學方法,努力提高全組成員的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去年12月在縣『骨乾教師引領提昇』活動中,成功地帶領全組成員展示《凝聚團隊集體力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贏得了教研員及全縣數學教師的高度贊譽。她所撰寫的很多科研成果,如《試論新形勢下初中數學學科如何做好教學與生活的對接》獲國家級一等獎;《為了數學更精彩--數學課堂教學之我見》被人民日報出版社在《新形勢下教育管理理論與實踐指導全書》中收錄出版;《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被《中學課程輔導》(國內刊號ISSN:1992-7711國際刊號:CN:14-1307/G4)收錄於今年6月出版發行,她也因此於2016年評為哈爾濱市科研骨乾。

  一路走來,她從不抱怨,無悔付出,默默奉獻。她的努力和付出贏得了學校和社會的認可,今年6月被評為哈市基本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個人。王海英老師,她深愛著教師這一崇高的職業,熱愛班主任工作,更愛自己的學生,她把對學生真摯的愛與高度責任心融入她的事業,以平凡演繹著精彩,在教育這片田園裡勤奮耕耘,積極探索,奉獻著無悔的青春。『癡心一片終不悔,只為桃李競相開』,願這顆教壇明星在方正縣教育的藍天下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燃盡無悔,與愛同行

  ————記三中教師王海英

  這是生命對生命的心語,

  這是生命對生命的付出,

  這是不畏風雨的追求,

  這是智慧與愛的深耕......

  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生走上方正縣教育的講臺,再到多種榮譽加身,王海英的教育生涯已經鋪展到了第二十四個年頭。

  從畢業參加工作到成為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她用了八年時間;從優秀教師成長為一名數學課題研究者並脫穎而出成為如今的方正縣初中數學的領頭羊,她也是用了八年時間;從一名優秀班主任昇格為『方正縣人民滿意教師』,她又經歷了八個年頭。追蹤王海英走過的這不平凡的24年,我們可以看到一名優秀教師成長的艱辛與磨礪,淚水與歡笑以及自我挑戰、永不停步的感人歷程。

  艱難奮進不停步

  直到今天,王海英還清晰地記得她初登講臺時的那一幕。一個女生在交上來的作業本封面上畫了一幅漫畫,一只老鼠拿著麥克風在課堂上講話,下面寫著:你是哪個廟裡的和尚,敢來教我們?面對窘境,王海英沒有氣餒,而是暗下決心,一定要做一名優秀教師,讓學生喜歡。

  這些年,王海英的生活節奏是用『秒』來計算的。每天凌晨4點半起床,早鍛煉後就開始背書、做題,沒有寒暑假,沒有休息日,有的只是圖書館、教室、學校、課堂之間的簡單重復。這些磨礪終於為她換來了縣數學骨乾的稱號,家長們更是為自己的孩子能成為王老師的學生而歡呼『幸運』。

  創新教學勤摸索

  怎樣纔能讓學生真正喜愛數學,學好數學?這是王海英一直在思索的問題。去年她在公開課上展示的『烤面包的程序設計』、『用虛擬現實的計算機技術讓學生設計一輛自己認為最好的自行車』等幾個案例,給聽課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於是,多次實踐後一個名詞在她的腦海中出現:『數學建模』。它是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所在。

  為了從身邊的現象中提煉數學問題,王海英身上時刻充滿了『問題意識』和數學的敏感性。一次,她發現一家復印店門口寫著:本店承接工程復印,可以復印A0和B0規格的工程圖。他想:一般常用的復印紙都是A4、B5規格,A0、B0規格的復印紙有多大呢?一個現實中的數學應用問題產生了,王老師把它帶到課堂上,學生們用自己學到的數學知識得出了答案。

  如今,作為教研組長的她正引領方正三中數學團隊研究如何做好『數學與生活的對接』這一課題,她的探索精神又為她剛剛獲得了市級科研骨乾的稱號,相信在她的引領下,學生們定會掌握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本領,提出並解決一大批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極大地去鼓舞學生學習探究數學的熱情。

  用心從教愛無邊

  王海英為師、做人都不著痕跡地影響著學生的心靈,總結自己二十幾年的教育人生,王海英用了5個字:用愛做教育。今年王老師承擔的是初三畢業班兩個班的數學教學任務,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己掏錢給學生買獎品。她為成績不好的學生無償補課、買資料、買衣服,學生與她相處十分融洽,學習成績不斷提高。作為王老師的學生是幸福的,臨近畢業學生經常出現流鼻血等情況。為應急,王老師特意准備各類藥品,建立小藥箱;為讓學生有舒適的桌椅,叫來愛人對班級桌椅進行全面維修。為住宿生墊錢買物,與情緒異常學生促膝長談、電話家訪,留宿學生、洗衣做飯…這些事情完全侵佔了她個人的生活。正因為這份淳朴愛的溫暖,她帶的班級2016年被評為縣先進班集體。

  采訪她的學生,他們會告訴你,他們有多麼佩服王海英,因為她是一個不僅教他們學問和技能,還教他們做人的老師。因為有了王老師,原本不喜歡甚至恐懼數學的學生喜歡上了數學,原本單純的心靈變得更加純潔通透。學生們說:『這就是王老師讓你不得不服的能耐。』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跡的愛,我希望自己能夠達到這種境界。』相信王老師的學生聽到她的這句話時,會異口同聲的回應:『老師,您做到了。』

責任編輯:王桐桐

首屆哈爾濱市教師年度人物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