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鐵杆莊稼不鐵杆 研究市場 加強營銷 調整種植結構 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2017-08-07 10:15:2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8月7日訊 4日至5日,省委副書記、省長陸昊在哈爾濱巴彥縣、木蘭縣、通河縣、延壽縣就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行調研。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重要講話精神,推進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對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部署,研究市場變化,加強市場營銷,調整種植結構,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陸昊先後來到巴彥縣松花江提水灌溉工程一期渠首建設現場、縣醫院、華麗服裝服飾公司、萬潤肉類加工公司,木蘭縣萬寶柳編工藝廠、昊偉農業發展公司、今康源糧食貿易公司、縣行政審批中心、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主食加工技術研究院(哈爾濱),通河縣農業局『互聯網+農業』平臺、縣行政審批服務中心、通河鎮火炬村大榛子套種辣椒示范基地、長福食品公司、縣電商產業園、崇古爾河綠色有機稻米聯合社,延壽縣電商服務中心、電子商務孵化創業園、鼎鑫生物工程公司、鴻源食品公司、香其食品公司、秋實果蔬家庭農場,向農民、合作社詳細了解調整種植結構的投入產出、市場需求等情況,與農業企業、電商企業負責人就利用當地農產品資源加快發展、加強市場營銷、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吸引人纔等進行交流,了解企業發展中的困難,和縣、鄉、村乾部一起研究調整種植結構、促進農民增收的主要問題和辦法。

  陸昊指出,玉米臨儲制度改革和稻谷最低收購價格下調對我省農民經營性收入增長帶來挑戰,『鐵杆』莊稼不鐵杆了,靠國家提高糧食收購價格增收的老路走不通了。

  但同時,更要看到國內農產品消費昇級的廣闊市場空間,綠色、有機等高品質食品、乳制品、畜牧產品需求明顯上昇,也為我省農民大力發展優質高效農業帶來了致富新路徑。當前,一要深刻領會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要生產出滿足市場需求的農產品,要研究市場變化,找准市場需求。二要發揮龍江農產品品質好的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前提調整種植結構,要向農民提供市場信息、參展展銷會與市場主體對接。三要強化農產品營銷,廣泛運用點對點、集團和個人定制、全生產過程展示性營銷、眾籌、微商等多種互聯網營銷方式,培育地理標志產品,以及通過合作社聯合銷售、特許經營等形成品牌,把營銷做到消費者的最終端產品。四要跟上消費變化趨勢和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發展趨勢,用足用夠互聯網,既要使用外地知名電商平臺把本地農產品賣出去,同時要建好本地電商平臺,並把稅收留在當地。五要調整種植結構,促進食品工業發展,並通過培育壯大以各類農產品為原料的食品加工企業帶動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形成良性循環。企業研發方向要突出食品營養性和充分利用屬地優勢農業資源。六要把各地農村致富新途徑的典型梳理出來並有組織、有節奏地推廣,使好典型成為引導農民整體致富的示范帶動力量。七要加強農產品營銷培訓,把省政府研究提出的農產品營銷十六條、少賣水稻多賣大米四條路徑和各地農民創業生動實踐相結合,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八要加強水利工程建設,為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提供水利保障。

  省直有關部門、哈爾濱市負責同志參加調研。

責任編輯:馬悅

黑龍江省省長活動報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