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全省道德模范王瀚文:小小年紀橕起一個家 自立擔當的美德少年
2017-08-07 14:00:27 來源:東北網  作者:周秘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8月7日訊(記者 周秘)他是一個平凡朴實卻擁有夢想的男孩,雖然他是生活在單親家庭的孩子,但待人熱情開朗,樂觀大方。;然而在這個陽光少年成長背後卻充滿了的辛酸與艱辛他熱愛生活,熱愛學習;尊敬老師,孝敬父母,友善同學;他工作盡責,是老師的好助手。他就是第六屆全省道德模范(敬老愛親)、是雞西市第六中學學生王瀚文。

  王瀚文照顧媽媽。

  苦難堅強自立擔當

  王瀚文生長在一個單親家庭,從小媽媽患有嚴重的類風濕疾病,因為家庭負擔重爸爸離開了這個家。媽媽因類風濕這個病魔的折磨,全身瘦的皮包骨,雙手骨節都嚴重變形連筷子都拿不起來。兩條腿也因變形而不能下地了,就連大小便都只能在床上解決。王瀚文自他爸爸離開後就擔負著照顧媽媽的重任。

  每天早上4:10分,其他孩子都還在溫暖的被窩裡憨睡的時候,年紀尚小的王瀚文就要從被窩裡迅速爬起來去昇火。睡眼朦朧的他要把前一天晚上准備好的柴火裝進爐子裡,再倒上煤塊,把火昇起來。再回來把被子疊起來。接著拿出做早飯用的東西開始做早飯。燜米飯,煮面條,蒸雞蛋糕,炒雞蛋,炒白菜,炒土豆他都可以獨立的完成。不能下地的媽媽怕孩子做飯不安全,讓所有的飯都要在臥室裡,在媽媽的指導下完成。王瀚文為了白天媽媽在家裡不會挨凍,在做早飯的時候,王瀚文還要經常去外屋捅一下的爐子,讓爐子著的旺一些,讓屋子裡的溫度昇高些,他在做早飯的同時還要給媽媽准備好午飯,然後自己吃完了早飯纔匆匆地坐車上學。

  每天放學到家後,王瀚文的第一件事放下書包馬上去點爐子,然後劈材,提煤,再准備好第二天早上用的引火柴和煤。因為媽媽的病特別怕冷,他就一邊做著晚飯一邊去捅外面的爐子,使屋子裡的溫度更暖和些。因為媽媽和他都做不了面食,所以家裡最長吃的就是面條和米飯,還要省下些錢來給媽媽買藥,家裡很少買菜,鄰居看著可憐,有時會送來一些菜。到了冬天,也只有冬天的白菜和土豆成為了家裡的主要蔬菜。媽媽的病是很怕沾冷水的,他便不再讓媽媽為他切菜和洗菜了,做完飯再吃完了就六點半了,他纔開始寫作業,寫著作業還要幫刷碗的媽媽倒掉涮碗的水,全忙完了纔能安心的寫作業。忙了一天的小瀚文有時寫著作業就睡著了,為了能清醒些,他經常站著寫作業。

  王瀚文除了做飯以外,家裡的衣服都要他來洗。每到星期六,他就要用洗衣機來洗衣服。洗衣服最大的困難就是弄水。他要從外屋很高的大缸裡把水盛到盆裡,有時要站長在凳子上纔能夠到水。洗完衣服的水還要半桶半桶的拎到院子裡倒掉。然後再換上清水,洗淨了衣服後再把水倒掉。這一切如果對於一個大人來說真的不算什麼困難,但對於一個十歲的孩子來說,讓人看了直落淚。

  十來歲的孩子過早的擔負起本不屬於這個年齡所應承受的一切。王瀚文從來就沒有任何怨言,他總是細心地照顧著媽媽。每個星期天他都要給媽媽洗頭,每天都給媽媽洗臉洗腳。記得從去年冬天到今年的夏天,媽媽總是鬧肚子,因為行動不便,有時就會將大便弄到被子上,小瀚文給媽媽擦完屁股後,要再把被子擦得乾乾淨淨。媽媽的大便和小便都是他給倒出去。他從來沒有嫌棄和報怨過。因為照顧媽媽在他的內心世界都是應該的。

  命運帶給這個不幸的家庭太多的考驗,但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勇敢的面對著生活所給予他的一切。王瀚文是媽媽的驕傲,他並沒有因為生活的艱難而放棄學習,他的學習成績一直十分優秀。去到他家的人都會發現,由於母親常年吃藥,家裡吃的很簡單,小瀚文也不像別的孩子那樣有零用錢,穿的衣服也多是別人送的,但是他的家裡是乾淨的整潔的,櫃子裡愛心人士給的衣服都被洗的乾乾淨淨,疊得整整齊齊。

  王瀚文照顧媽媽吃飯。

  生活的重擔並沒有把小翰文壓垮,他樂觀陽光,勤奮刻苦,善思好問,學習成績一直十分優秀。他愛說愛笑,友愛同學。在學校的各類活動中,都能看到他活躍的身影。他還是學校繪畫興趣小組的主要成員,他畫的畫明麗而飽滿,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學校,他是孝老敬親的模范。他視老師為父母,對老師的教導虛心接受並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每次的教師節,感恩節,他都要親自做一些賀卡,雖然賀卡不夠精美,但卻包涵了她對老師的感激與敬重;平時在校內她對老師們恭敬有禮,能做到謙虛好學,不懂就問,能為班級發展獻計獻策,他是老師們的『好助手』。每逢清明節、祭掃烈士墓時,都是他帶領同班同學,精心制作白花,祭拜烈士,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每天的衛生勞動,都是他幫助老師檢查,確保班級衛生文明星永遠第一。

  在學校,他也是友善互助的典型。他當同學是兄弟姐妹,對同學他有一副熱心腸。他既樂於助人,又有組織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課間幫助同學排懮解難;在班級工作上為老師減輕負擔;在活動上協助其他班乾部共同出色完成任務,為班級辦黑板報,為年級辦展板,組織班會,代表班級昇旗,學習雷鋒志願服務活動,各種衛生勞動...他懷著一顆友善的心,特別是每次為貧困生和災區兒童捐物捐款,他都慷慨解囊。但在自己的生活上他十分儉朴,從不鋪張浪費,也從不亂花一分錢。但是,只要哪個同學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難,他都會慷慨的拿出自己的積蓄,力所能及的幫助他人擺脫困境。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的幫助下,他用他的正直與善良為歌,以熱心和豁達為曲,彈奏著一曲質朴的暖人心扉的歌;他用理想和追求做筆,進取和奮發為墨,描繪著一張多彩的人生圖畫。

  在學校,他還是自立自強的楷模。雖然他在生活中缺少了父愛,但是他沒有因此沮喪,他選擇了樂觀地面對生活,不逃避。他欣賞『獨樂樂,孰與人樂樂』這句話,所以他願意用自己的努力把快樂帶給自己身邊每個人,當一個善良天使,快樂天使。他雖不是很聰明,但他堅信勤能補拙,能做到勤學肯鑽。他平時學習勤奮,他惜時如金,別人記十個單詞的時間,他用來記二十個單詞;別人寫兩個小時的作業量,他便翻倍地做;別人記一頁的筆記,而他則三頁的記,結果書上的筆記被她寫得如滿天星斗,被老師作為班上優秀筆記表揚。課堂上,他積極發言,准確率高;並能帶領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平時也能踴躍參與校內外各種大賽,如;在全校『學雷鋒日記』作文競賽展板中有他的作品;在全校參加的『弘揚雷鋒精神,傳承愛國情懷』活動中,都有他的身影。他熱愛班級,以主人翁的姿態融入班集體,用『班興我興,班榮我榮』的理念嚴以律己。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今天,王翰文正用他平平凡凡、簡簡單單,演繹著一個十三歲的孩子正用他幼小的身體,為母親橕起了一片天的感人事跡。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回報學校、老師的培育之恩,做一名感恩社會、回饋祖國、勇攀高峰的美德少年。

責任編輯:馬悅

【專題】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