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1日訊 扶貧工作貴在抓住特色,精准到戶。大慶市部分涉農金融機構依托縣域資源,通過資金扶持,撬動產業資源等多個扶貧杠杆,聚合政府、市場和社會合力,服務脫貧攻堅。據統計,目前,全市共落實扶貧再貸款8.9億元,從多領域、多角度扶持帶動貧困戶千餘戶。
林甸縣是全省奶牛發展重點縣,『托牛入場』成為林甸縣『金融+產業』的典型扶貧模式。牧場先與鄉政府簽訂貧困戶托牛協議,再依照協議獲得銀行扶貧專項貸款來購牛,貧困戶在托牛入場的同時還可以在牧場工作,獲得雙份收入。
『每個貧困戶家庭通過兩個人的工作收入再加上奶牛入戶,一年能拿到七八萬左右。』大慶潤琦奶牛莊園養殖總經理呂瑞新向記者介紹,今年,林甸縣306個貧困戶將牛托養在潤琦奶牛莊園,潤琦集團因此獲得1700萬托牛入場扶貧專項貸款,用以購買優質品種奶牛,進一步提高貧困戶收益。
在金融助力下,不僅牧業資源帶農脫貧,特色旅游也成為扶貧的又一杠杆。林甸縣的3個國家4A級景區、千餘家特色農家院和大小餐飲企業,都成為扶貧的主體,當地金融機構還打造了『旅游產業+信貸』的扶貧模式。
年初,為了進一步加強景區的市場競爭力,北國溫泉旅游度假有限公司計劃擴建景點項目,但受到資金不足的影響,項目進展緩慢。林甸縣農商銀行運用扶貧再貸款資金,以抵押貸款的方式向北國溫泉旅游度假有限公司累計發放精准扶貧貸款800萬元。
『扶貧貸款年利率4.35%,企業每年可節省40萬元利息的費用。』北國溫泉旅游度假有限公司人事部經理曲麗波告訴記者,景區擴大了,用工量也增加了,800多個貧困戶在家門口實現就業,走上脫貧之路。
除了林甸縣,杜爾伯特縣農商行依托縣域水產優勢,研發水面抵押等多種新型抵押貸款模式,推進承貸主體、管理方式創新。此外,還在利息上盡量『優惠』,為企業減輕負擔。因金融政策獲得實惠的企業不斷增加貧困戶就業機會,形成反哺貧困戶的良性循環。
扶貧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多個領域。金融扶貧,作為大慶市精准扶貧的重要舉措,也重在『精』和『准』。在金融機構『活水』的滋潤下,大慶市立足『精准澆灌』,充分『貸』動了農民脫貧致富的積極性,為農業產業快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與活力。